帶五個便當上台北抓住小時候記憶

Cover story 平民便當

撰文‧ 攝影= Vicki Chang
從事設計業,平時最愛到處探索美食,閒暇時光喜愛在廚房料理。

 

一週帶五個便當上台北,當做上班日的午餐。
一週帶五個便當上台北,當做上班日的午餐。

 

便當,傳達著一種對家與學生時期無憂無慮的生活記憶,從小時候帶鐵製的便當盒,每每總是會忘記提前將便當放入蒸飯箱,到現在上班後有便利的微波爐,快速的為我們溫熱好飯菜,無論如何,不變的是每當便當打開那瞬間,撲鼻而來的飯菜香,即便早就知道今天吃什麼菜色,但每一口都是期待被滿足的愉悅。

身處在瘋狂加班的設計產業裡,短短一小時的午休是多麼的珍貴,從過去住家裡通勤上班到獨自在台北租屋,只要周末有回桃園的家,其中一項重要的事就是拗媽媽幫我帶便當,除了好吃、健康外,還能省錢,中午也多些時間小憩,這是我偏愛帶便當的原因。媽媽的原則是如果要帶便當,就得付出幫忙,而且一周五天的便當菜色都要有變化。所以每到周日早上十點開始,我就會一同到廚房,著手洗菜切菜作準備。在挑菜過程中,還要時時提防家中的貪吃狗芽芽,偷揀青花菜中最嫩的菜心吃,這一忙往往要到下午1 點才大功告成。

考量要做五個便當,我們一次大多會做十多樣菜,整個廚房就好像一個便當生產部門。常為了菜色挖空心思,我們總會在廚房討論,要煮橙汁排骨還是豆鼓排骨?蝦仁蛋還是菜埔蛋下飯?皇帝豆是配榨菜還是酸菜去炒呢? 不管如何,固定班底就是「青花菜」,由於許多葉菜類再次加熱後會容易出水,讓放在飯盒最底層的白飯會變得軟爛,這樣實在叫人不喜愛,所以不易出水的青花菜便是我的最愛。

另外鹹香Q 嫩的烤肉醬炒牛蒡甜不辣、滋味酸甜的紫蘇梅拌番茄、口感彈牙的蔥爆豆豉松阪豬,還有不易購得,只能久久吃一次的脆皮多汁的德式煙燻香腸,都是超級下飯讓人每天期待午餐的便當菜色。

十多道菜擺滿一桌,好似自助餐一般任我挑選,我的份加上爸爸的,同時共有十個便當要裝,這時就會看到好幾雙筷子在盤子間一陣「刀光劍影」,周日午餐晚一點上桌的人,就只能撿菜渣了。

而一次要排列組合出不同菜色的五個便當,頗 耗費腦力,加上好吃的菜天天都想吃,所以小 小的便當總是裝得又重又滿。就這樣我每周不 惜千辛萬苦,扛著五個裝得滿滿的便當上台北。

媽媽的手藝就是很家常,受到同事們青睞,偶 爾還會多帶兩個便當與同事分享。

每星期帶著家裡的手做便當,對媽媽是滿滿感激,也是對家裡最深的依賴,覺得自己還像個 小孩子般,可以暫時不必長大,這半年來,我 開始想為滿滿一桌菜拍照,期望透過影像的留 存能夠抓住對便當的記憶,也希望抓住這個幸 福的瞬間。▍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