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巴黎
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電影感


一次旅行 色香味俱全的流動盛宴


無時無刻都有人坐在街邊、河堤上。無所事事彷若是種風景。
無時無刻都有人坐在街邊、河堤上。無所事事彷若是種風景。


年中去了巴黎,飛機降落在霪雨霏霏的戴高樂機場,遇上百年洪水,市區的塞納河濁水滾滾,與印象裡能夠散步的河岸相去甚遠,不免失望,但也算是見證巴黎百年難得一見的都市景象。

拖著沉甸甸行李,穿短褲吹冷風,遇上地鐵罷工,在車站與月臺間往來穿梭,抵達近共和廣場(République)的 Estelle Ollivier 閣樓公寓。安頓好已近午夜,披上大衣出外覓食,紅橙藍綠光影婆娑起舞,男女大笑喧囂而過,是法國電影的樣子。但這次不是看電影,而是看巴黎人自己編導演。



別忘了花點時間找尋隱身小巷的書店,裡頭總是充滿驚喜。
別忘了花點時間找尋隱身小巷的書店,裡頭總是充滿驚喜。


步行是我最喜歡的旅行方式,其次是騎單車。巴黎市區清楚劃分出人行道與自行車道,橫越大馬路時,地上也有明確指示,導引用路者銜接至適當車道。道路使用者選擇自己的行進軌道,行人與單車毋須搶道,大家都有用路的自由。

緩步看人們的生活日常。許多人的家裡都有個大窗戶與向外推的露臺,常看到巴黎人倚在露臺上抽菸。某個早晨,我站在街口等著過馬路,望見對街二樓老公寓的露臺上,有位金髮女子翹著腿削蘋果,是自然而然就發生的城市景色,她的姿態隨興,對比街上的車水馬龍,樓上的風景彷彿慢動作鏡頭,脫離了真實時空,變成讓人著迷的一幀劇照。

中午時分觀察上班族也是件趣事,他們帶著餐點在花園、運河畔或是街區公園裡,或坐或躺,單人或是成群,不是妝點好的假日野餐派對,更沒人搖著法式生活的旗幟,這就只是週間的午休時分,感覺愜意。

在巴黎待了近兩週,我試圖釐清何謂「法式優雅」?為什麼從指甲到穿搭,冠上「法式」二字總是顯得金碧輝煌。回臺前,我寫了明信片給友人。我說,巴黎很美,但這裡沒有「法式優雅」或是「法式風格」的標籤,巴黎人就只是在過自己的生活。

聊起巴黎,觀光客們愛恨交織,有人愛它的浪漫,也有人嫌惡它的髒亂。但沒人能定義城市的好壞,反而如人際關係,投不投緣才是重點。巴黎是一場色香味俱全的盛宴,從蠟燭香氛到地鐵尿騷味;從獨行俠到派對動物,不同的人共享著這座大城。一座城市的自信與氣度無關標籤與評價,城裡人那股 「理所當然」的生活態度,成就了最有魅力的姿態。▍





文、攝 皮耶恰



皮耶恰 為避免「思考迴路封閉」,從學院的俄國文學研究走入社會。看過一些美景,說了一些再見,現在只渴望真心且不需刻意就能平靜地過生活。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