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船橋彰
學建築,信仰旅行,擅長做令別人羨慕的事。現在工作是寫字、拍照、看風景,也在大學教書。寫過一本書《印度以下,風景以上。》
曼谷是塑造我旅行風格的起始點,至今我依然熱愛亞洲,尤其是日韓之外的東、南亞,那些未經過份修飾的生猛活力令人舒暢。簡單的比喻,東京是西裝筆挺的型男,曼谷就是著短褲夾腳拖鞋的浪子,而那又與峇里島海灘躺椅上享受日光浴的白人老外不一樣。
我喜歡形容曼谷是森林,是個慾望流動的城市。尤其在高架的空鐵蓋好以後,不僅天空稀薄的只剩隙縫,地面層連人行道也長滿夜市攤販營生的組織,整條Silom 路上日復一日都是如此生猛盛況,人潮在終年遮蔽的水泥樹蔭下流竄,攪和著交通塵囂和原本就潮濕的空氣,這就是我說的「森林」。森林大樹的落葉覆滿了土地,於是土地無法吸收陽光,泥濘、黏稠、燥熱、蠢動,更多生命卻因此繁殖生長。對照現今的Silom 路,觀光客、情色業、夜市、飲食男女,水泥森林彷彿溫柔鄉,各國遊客紛紛找到合適的柔軟洞窟躺臥其中,而泰國人就是遮掩陽光的落葉,將紙醉金迷與夜夜笙歌的聲光緊緊鎖住,各自汲取需要的養分存活。
幾個關鍵詞,溫暖、鮮活、茂密、柔軟,一切不那麼絕對的潔癖,有點髒、有點濕、有點熱、有點擠、有點亂,是個視覺溫度適中的潮間帶。這個城市並非極端的特別,走在路上我不必費心用什麼姿態融入,繁雜的城市樣貌像剩料拼接成的花地毯,每個人不須再次染色統整就已經是其中的一份子。於是我並不須像在東京時加快腳步擠進地鐵,不須像在首爾出門前要看看自己穿著是否跟上潮流。他們不在乎、你也不在乎,沒人在乎,多數為主的過客組成這種未經修飾的旅行型態,存在一種非常原始純真的自由,所以充滿能量。
這裡永遠有令我驚奇的創意展覽、舒服低價的按摩SPA、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和傳統道地的市集商場。各色人種在此旅行就如本能一樣簡單,男男女女吃飯睡覺走路跳舞,往西是傳統廟宇皇宮、往東是聲色夜店酒廊、向北是清淨山林溪流、向南是蔚藍陽光海灘,你選哪一道菜?遼闊廣袤的土地與高聳的頂尖文化並存,也因為以旅遊觀光立國,那萬般揉合的情調是模仿不來的。只有在曼谷,旅行他處並非為了入境隨俗,而是脫下外衣,顯露出更多自己的膚色,做最由衷的選擇。這時才發現,原來(在自己國家的)生活比旅行還難。
當七月號《小日子》發行的時候,我已經又在旅途上了。這回去中南半島,也就是東南亞的非海島國家,八十八天。越、柬、寮、泰、緬、馬、新,這七個國家之中,只有泰國我曾經去過兩次以上,而且這次是第七次。
我在曼谷最常住的旅店形態是「Guesthouse」或「Hostel」,這兩個字在某些意義上等同經濟廉價,正因不同於飯店的階級分明,這些地方收集到的各方混雜旅客往往讓旅店也多彩起來。受不了高山路酒吧徹夜震響的瑜珈樂活人士,就搬到非觀光區老屋改建的環保旅館,在席隆路上夜店狂歡散攤後就近入住巷內的潮流背包客棧。在曼谷,一床百元的貧窮宿舍和一夜天價的鑽石總統套房可能就並存於同一條街上,但不論克難或奢華都不失精神上的趣味,貧窮富有不分高下,修行享樂不置對錯,這是曼谷獨有的魅力所在。
都會旅行的暫居所
Etzzz Hostel
5/3 Soi Ngam Duphli, Rama IV Road, Thung Maha Mek, Sathorn, Bangkok,Thailand.
價格便宜、地段方便、明亮新穎的設計是第一印象。我很相信直覺,認為把設計做好至少有些經營企圖,想在賺錢之餘多給旅客些什麼。這裡是舊街屋重新裝修而來,但舊痕跡幾乎已不可見,新潮明亮的形象想賣給年輕背包客,連取名都不太正式,幾個zzz 讓人困惑如何叫出旅店名字。
我住的是最便宜的房型,200B 一晚,12 個床位一間,老實說空間非常狹窄,但我卻可以接受。本來那些狹窄的走道、不同生活習慣的打擾、沒有隱私就都是我省下來的旅費。四樓有個非常舒適的公共區域,我總在午夜時躡手躡腳從黑暗的房裡拿出筆電來此,舒服的喝著豆漿一邊使用無線網路連接世界。
我喜歡「好設計」勝於「大空間」,大小只是設計的一個變因,並不直關好壞。不過每個人所擁有的判斷思維不同,你大可能說這裡擠得像監獄一樣,畢竟想法舒坦了,身體、心情才會舒適。這裡是個都會旅行的暫居所,住上幾夜很不錯,尤其當從Silom 路的夜生活歸來非常方便。個把月長住就不知我是否還耐得住那夜裡的憋腳扭捏?如果有預算住進單人房就沒這問題,一切完美,不過那就不是我理想中的價格了。
彷彿大家都來自森林
Niras Bankoc Hostel & Coffee
www.nirasbankoc.com
204-206 Mahachai Rd. Samranrat Phra-Nakorn Bangkok, Thailand.
Niras 藏身在一般街屋中,低調樸實,大體來說周邊環境不是太熱鬧,但附近出入的觀光客少,我心目中的「市井生活風景」大概就是這樣的穠纖合度。一樓的咖啡店就像客廳,房客都赤腳直接走進咖啡店,點杯咖啡坐下來使用網路或看書,非常隨性愜意。地段似乎讓房客也自然經過了篩選,選擇住這的房客都比較安靜,靜靜的上網、閒閒的看書、輕輕的走路,沒有非常高調興奮的背包客歡樂氣氛,一切非常和平禪意,有種大家都來自森林、都擅長打坐或瑜珈的錯覺。
數量足夠且寬敞的淋浴間、高品質的寢具與浴巾,輕柔的配色與細緻的蕾絲讓我不覺得這裡應該是青年旅館。設計、低價、空間品質幾個條件看似矛盾,要同時兼顧並不簡單,也許Niras 就是主張廉價不該讓品質完全消失殆盡。一床一晚450B 的價位在高山路已經可以住進不錯的套房,也許我本來就對這些無法量化的空間品質存在著需求,尤其是不想再與西方人在高山路攪和的背包客,這裡是非常好的選擇。沒有非得是哪一種住宿型態才叫背包客,找到自己適合的旅行方式反而重要。
頂級背包客旅店
Lub.d
www.lubd.com
4 Decho Road, Suriyawong, Bangrak, Bangkok 10500 Thailand.
Lub.d,泰文睡得好的意思。這是一家頂級的背包客旅店,跟巷口的高級飯店同屬一個集團經營,價位高於背包客平均水準許多( 一個床位550B=550NTD,也有雙人房選擇。)如果背包客不等於便宜,那麼還有什麼?如此高價定位迎合了歐美與日本背包客的需求,想擁有更多認識朋友的機會,卻並不想忍受髒亂、粗糙的環境。多花點錢選擇這裡,享受了優質的環境、也當成了背包客,況且這個價格比起飯店依然是非常低廉的。
Lub.d 在設計上的定位是成功的,風格上的確與「飯店/ Hotel」有明顯區隔,主要表現於建築材料與空間機能,簡潔俐落的設計、易於清潔的材料、年輕鮮明的色彩、觸發交誼的空間等,用設計提升了建築材料的價值,並很明確的掌握了「喜歡共享卻依然講究空間品質」的背包客需求,而這些背包客也願意付出更高預算來購買一個共居的床位。設計價值與背包客精神是相同的,著重於方法與觀念,而非金錢的條列計較。
高山路窗外的兩面風景
Charoendee Boutique Hotel
189 Khao San Rd., Bangkok, Thailand.
這是一家位於高山路巷內的小旅店,即使名字掛著Boutique 當綴飾,但它也只是眾多廉價小旅店之一。在高山路上並看不見旅館的樣子,穿過長巷才看得見一個三棟房舍圍起的小中庭,與巷外吵雜的高山路有明顯的寧靜對比。
鑰匙開了房門,小房間內只有一張小茶几和單人床,一塵不染,倒是眼前兩扇窗外的風景令我遲疑半晌。是隔壁棟屋頂的瓦片,如魚鱗圖案壁紙般貼滿了窗扇玻璃,老實說瞬間我有了想換房間的念頭,但幾句話只噎在喉頭,坐在乾淨亮白的單人床上,靜靜的,涼涼的,不一會就睡著了。醒來時是下午四點,我仍舊望著窗外蔓延的屋瓦,對這新鮮的風景興趣依舊。風順著屋頂的角度吹進房裡,沒有因為屋瓦屏蔽而悶熱,雖然視覺無法遠眺,卻也多了份隱私下的安全感。閒靜的氣氛隔開了花綠繁鬧的高山路,我彷彿暫居角落蠶繭,我漸漸習慣、喜歡起這兩扇另類風景。
探頭出窗外左右觀察,才發現當新建的房舍築起時,對向舊屋出簷已經伸進了基地線內,只好讓新牆預留內凹,讓原有出簷伸進新建築體內來。若蓋房子這種正經事也如此隨性,我更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國家了。窗外的兩面風景,持續安靜不曾改變,一念之間看見風景的兩面,這應該是旅行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