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V & A 紀錄 大衛鮑伊出道五十年展

一個展覽 David Bowie is

撰文.攝影=陳青琳

時藝多媒體歐洲策展人。在倫敦念完研究所,回台一直待在文創領域工作,期間經常到歐洲出差,去年為愛走天涯嫁到倫敦定居。目前耕耘台灣和歐洲的文創交流。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 2016 07 18 %E4%B8%8B%E5%8D%886.28.57
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經典閃電妝。

今年出道第五十周年,66歲的英倫搖滾之神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魅力依然不減,十年來鮮少露面且未推出新作品,今年初獻給粉絲的新作《The Next Day》,立刻登上英國大碟之冠,從三月至八月份在倫敦 V&A博物館舉行個人回顧特展的首站,後續將在歐洲與亞洲各地巡迴展出,展覽以《David Bowie is》為名,更勾勒出大衛鮑伊對時代的意涵。

倫敦V&A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以時尚設計展覽著稱,今年在國際精品Gucci的贊助下,率先推出流行音樂人大衛鮑伊為主題的《David Bowie is》特展,策展人VictoriaBroackes和Geoffrey Marsh在六萬多件檔案資料中挑出三百件精華物件,精彩可期更是創下V&A博物館開展前預售票秒殺五萬張的盛況,打破該館特展人潮的空前紀錄。

《David Bowie is》善用數位影像輸出裝置,模擬出劇場般鏡框式的小舞台、如演唱會般環繞挑高的動態視覺影像,有箱型堆疊設計品味的視覺效果⋯⋯等,觀眾如置身在魔幻劇場空間,追隨著「變色龍」大衛鮑伊歷年來的足跡與印記,包括手稿、樂譜,與諸多設計師合作的各時期服裝、私人照片、重新排列組合的歌詞、未公開的日記、影像片段等物件。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 2016 07 18 %E4%B8%8B%E5%8D%886.29.09
1997年《Earthling》專輯封面所穿的英國國旗服裝,Alexander McQueen設計。

 

最精采的還包括歷年專輯與MV,戲劇演出等影像,讓觀展的民眾無論是搖滾迷或時尚咖,都可再三回味並追尋著大衛鮑伊活躍時代的創造歷程,如讓人們津津樂道的火星人(Ziggy)、英國紳士般的骨感爵士(Thin White Duke)、搖滾閃電化妝造型、還有雌雄同體的百變造型,讓觀眾與粉絲更可以認識這位英倫搖滾之神的奇蹟。

民眾參觀《David Bowie is》進場前,主辦單位會貼心提供一台導覽機,無論你走到哪個時期或哪部分的大衛鮑伊,藉由導覽機的解說、音樂,加上眼前豐富又大膽的影像呈現,觀眾彷若進入大衛鮑伊的靈魂世界,被其緊緊溫暖擁抱著,不但可以重溫你所熟悉的大衛鮑伊,更能深入了解這位霸主較不為人知的一面,難怪創了票房的佳績。

從1970年代開始,他儼然像是個革命者,逐一嘗試 地打破傳統的印象,與披頭四、皇后合唱團等樂團 同為20世紀英國最搖滾的明星,但受觀眾膜拜的真

正原因是大衛鮑伊不只等同於「前衛、搖 滾」的代名詞,更橫跨當時的時尚文化,成 為潮流的先鋒。當大衛鮑伊豎染著頭髮、身 穿鮮豔誇張的服飾、帶著大濃妝的雌雄同體 的Ziggy Stardust現身時,在當時傳統刻板印 象中雖帶來不少衝擊,每一次在舞台上的魅 力表現,強烈的視覺與聽覺,像是音樂劇場 般的魔幻,不但讓粉絲每每進入全新的奇幻 世界,更受到時尚文化界所膜拜。

大衛鮑伊至今已66歲高齡仍保持優雅高貴 之姿,一生以音樂為其信仰,追求其自由的

創意表達,更深一層意義是重新思考世界 的角度,並未一昧跟隨傳統,或者隨波逐 流,且更是敞開心胸,跨界與各領域創意 人交流合作,激盪出各種不同火花,包括 Andy Warhol、Freddie Burretti、Alexander McQueen、Kansai Yamamoto等。

我在展覽現場訪問了一位英國人,「大衛鮑伊不是娘娘腔式的搞怪,他對我們來說, 根本是神奇的外星人,才能帶領搖滾與時尚」,這位年約35歲的粉絲如是說。如果你喜歡搖滾、也追求時尚,或喜歡文化創意, 或想認識這位在英國人心中的搖滾神,你一 定不能錯過這場跨音樂、搖滾與文化的展覽 ─《David Bowie is》。▍

 

◆ 展覽資訊

《David Bowie i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013.3.23–2013.8.11

全票£14.00(約新台幣630元)

Tel. +44(0)2079422000

www.vam.ac.uk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