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建築熱情的大阪急行

一種建築印象 梅田天空大樓

撰文.攝影= 謝宗哲 Sha Sotetsu
愛旅行、愛做菜的建築家。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幸運取得建築博士學位。目前為臺南Atelier SHARE 主持人,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召集人。

 

11
大阪車站旁最吸引人的建築地標與風景――梅田天空大樓。

時間是2015年的初夏。我在臉書上看到昔日東京大學研究室前輩張貼了一則消息——原廣司先生的全新展覽及演講,將在大阪梅田天空大樓舉辦。為了能夠與恩重如山的恩師見面,於是我展開了為期不到三天的大阪急行之旅。

飛機降落在令人懷念的關西空港,所有的場景與腦海中的畫面彷彿像昨天一樣,但事實上早已過了十數年。為了不再有任何遺憾,我跳上未曾搭乘過的南海電鐵Rapid號直奔大阪(其車頭以動畫鐵人28號機器人為意象所設計),並入住當時初次來訪時所下榻的大阪第一飯店。幸運的是,在翌日早晨看向窗外,視線穿越過大樓的縫隙,我看見曾經一見鍾情的建築傑作——梅田天空大樓。

久違的大阪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進出於車站改札口而充滿朝氣的上班族,站員元氣抖擻的早安問候語,明亮寬敞的站前地下街,華麗優雅的阪急三番街……,即便有局部的改建或修整,但依然未曾褪去它們在這個城市中所綻放的色彩。尤其是大阪後站複合式大樓的增建與周邊廣場的整備,除了吸引了人們佇足停歇,愜意的生活情景之外,心理上,也縮短了過去在前往梅田天空大樓必經的冗長步行距離。

 

5
建築巨匠原廣司2015年展於梅田天空大樓。

仔細地端詳了原廣司於五樓所舉辦的Wallpapers展,展覽探索人類2500年間的空間概念(從希臘荷馬到牛頓、萊布尼茲以至於宮澤賢治等等)、面對重要著作典籍的文本抄寫、並配合樣相與變化,以壁紙作為表現形式的展覽,不禁嘆為觀止。接下來的是作為本展最高潮——「梅田天空大樓究竟是如何被實現的」演講會,在36樓的「雲形」講堂中由原廣司本人熱烈開講。

梅田天空大樓曾在2008年被英國Dorling Kindersley出版社出版的《TOP 20BUILDINGS AROUND THE WORLD》中,與希臘雅典的帕德嫩神廟、羅馬競技場、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巴賽隆納的聖家堂大教堂等重要的歷史建築一同被選為世界上最頂尖的前20名建築,如今已經成為全球建築朝聖的重要標的。

原廣司在演講中指出,在他進行世界聚落調查以及各種研究當中,發現不論是在哪個國度、或是在哪個時代裡,人們總是帶著對於天空的幻想與憧憬。他認為,「所謂的建築並不只是去建造出真實的世界,而是更進一步地去創造出某種幻想才行。」

無論是這棟大樓宛如火箭/太空船發射器般的裝置造形,還是宛如雲彩的屋頂,甚至是讓展望台作為將整個城市轉換成庭園的空間裝置,這棟於1993年落成的後現代建築經典之作,已然成為世界中最重要的建築文化遺產之一。

 

4
從地面層仰望,造形宛如火箭發射器的梅田天空大樓。

這就是我所熱愛的原廣司梅田天空大樓,以及其所在之地的城市大阪。

在回程路上經過大阪車站前廳時,我仍舊能夠在腦海裡回想起,當年傳入耳朵裡的那首由ZARD坂井泉水這位才女歌手所唱的輕快悠揚樂曲,在心裡所產生的悸動,那就像預言般地宣告了我對於日本及建築之戀的展開。直到現在,我對於自己竟然能夠成為建築巨匠原廣司的徒孫、以及為安藤忠雄所設計的美術館工作,仍深感不可思議。

這是一趟找回初衷的大阪急行。我似乎再次看見了昔日那個帶著熱情,勇敢奔向建築的自己。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