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鐵道少女
土生土長的台北人,相信透過步行穿梭於空間中最能挖掘出生活 興味。三年前受到朋友的邀約,越出台北都會,初次造訪三貂 嶺,開始以一種不疾不徐的步調,與這座山間小村展開對話。
插畫=日淳
沒有意料到就在台北咫尺,有一處迷你山村,名 喚三貂嶺。這裡沒有大山大水的懾人氣勢,更無 遊人如織的景象。她就是安安靜靜地座落於山 間,只有平溪線火車的轟隆隆聲、基隆河潺潺細 語、蟲鳥嘎嘎咂咂,而人聲只微隱其中。
第一次造訪三貂嶺,全因為朋友的邀約,說是自家有一處恬靜地點值得造訪,距離台北不遠,只 消約一小時的車程就可暫時遠離城市裡的喧囂 與凝重的壓力感。到此地不需特別計畫,不必費力吆喝眾多朋友出遊,也毋須耗費心神駕車。於是,出發前算計好火車時刻,拎著簡單行囊搭上台鐵區間車直向目的地去。
出發時刻是下午四時許,約莫一小時就可以抵達 三貂嶺車站。沿途鐵道與基隆河水相伴,抵達瑞芳後,大多數的乘客都已下車,預備改乘平溪線火車進入煤礦之鄉。留在車廂裡的已泰半是熟路 者而非觀光客。
從瑞芳站到三貂嶺車站,極為生活化的情景在火 車廂裡上演。到瑞芳站,車門一開,就有一位大 姐快速且熟練地踏進車廂並大聲詢問「便當, 有人要嗎?」,並快速掃視四周是否有人欲意購 買。另一頭,又有幾位大嬸挑著擔,擔上還有裝 盛著尚未販賣完的海菜,晒得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很有精神地環顧車廂內尋找顧客,很快地一 筆小買賣就在車廂裡完成。
上車約莫三分鐘,列車驗票員出現,進行著查票 工作,同時和熟悉的乘客問候,一面還不忘向那 些陌生臉孔者提醒該在哪裡下站與轉乘。此時,距離三貂嶺車站也就不遠了,短短十分鐘時間, 火車車廂裡的場景已經從人聲沸揚轉而變得很有 鄉間列車裡的人情氣氛。車窗裡閃著一幕幕風 景,有瑞芳和侯硐之間的舊礦業聚落風貌、有基 隆河蜿蜒綽約的風景,出了城外一路變換風景, 心境也隨之一路轉折,逐漸安靜下來。
不消幾分鐘三貂嶺站到了,天色漸昏黃,只有我 拎著行李下車,引起了站務人員注目。三貂嶺車 站看來是個小站,在這將入夜的時分,除了居民 返家外,遊客的造訪倒是稀奇,因此,站務人員 向我仔細詢問,怕是又有下錯站的旅客。在仔細 地說明來意後,站務人員莞爾一笑,彷彿是在說 「又來一個尋找寧靜的都市人!」
不急於抵達朋友的住家,而是先在三貂嶺車站仔 細端詳其姿態。小站風情不盡然復古,有許多設 施看得出來是鐵路局改變舊有設施的嶄新布置, 有許多小處則是小站人員接待旅客的構思。好比 在車站內要留給旅客們停留時翻閱的一整櫃《寶 島少年》漫畫,最能觸動你我的年少輕狂記憶。
出了車站,夜幕垂下,路燈漸漸點亮。不必疑慮 路途方向,因為整個三貂嶺就只有挨著鐵道旁的 路線,沿著小路直抵朋友的家中。這時,朋友早 已請當地的民家餐廳準備好晚餐,菜色包括清炒 鮮蔬、椒鹽烤魚、青菜蛋花湯這幾樣家常菜色, 讓人好有回到鄉下老家的感覺。這頓飯是配著三 貂嶺的夜景、平溪線火車的呼隆聲,還佐著當地 朋友的親切人情。用餐後,約莫七時許,鄉村地 區無事且特別安靜,便極早入睡。
經過一夜,朦朧裡聽見鳥聲吱喳,接著傳來劈柴聲響,在惺忪中我一再確認聲音的真確性,經不住好奇起身追溯聲音來源,原來是朋友的媽媽正在劈柴生火造飯。小地方的人們早已起來活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這小村裡的生活節奏。早晨,在朋友家的青楓樹下用早點,這餐簡單又極 有鄉間味道,有地瓜稀飯配醃蘿蔔皮、豆腐和煎蛋,尤其那道阿婆醃漬的蘿蔔皮,很有鄉村裡凡事物盡其用的意思。
用完早餐後,當地朋友和我們聊起關於三貂嶺的 故事,三貂嶺曾經因為煤礦的開採而繁榮一時, 平溪線鐵道更是以此為起點,礦坑隧道、火車維 修廠(昔稱機關庫)、洗煤廠、礦工舊舍⋯⋯都 在當地留下痕跡。
除此之外,小村的自然風光也特別美妙,基隆河 從聚落中央經過,藉著橋樑銜接兩岸,緣著基隆 河支流旁的山徑而上,則可以抵達三貂嶺瀑布 群,山徑屬於昔日淡蘭古道系統的一段,林蔭密 布又有小溪相伴顯得特別清涼。
關於三貂嶺的故事,據聞是因為有瑞芳社區大 學和居民、返鄉民眾的努力,透過社區藝術介 入的方法,將歷史的線索蒐羅在當地的碩仁國 小教室空間裡。國小教室裡布置有三貂嶺的老 照片,教室外的藝術裝置則很有趣味地反映出當地生活。
有了這些線索,我決定用一種極為閑散的步調來 認識三貂嶺,沿著鐵道緩慢而行。沿途只見好多 戶人家的房舍早已成為廢墟,僅留下磚牆卻沒有 屋頂的建築,被利用來種植日常菜蔬,居民就地 取材以竹子搭棚、以廢棄的枕木圍出菜籠,蔬菜 種植與廢墟建築、廢材結合的種植方式,充滿著 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因此,每間房舍都令人覺得 充滿著一種獨屬鄉村的生活感。
原本以為,三貂嶺的範圍不大,或許很快就能走 逛完一圈。其實,卻費了一整個早上時光和小村 子的種種互動,空間裡所有的細微處都在勾動人的各種想像力。在三貂嶺似乎毋需計時、毋需講 求精確,只要放寬心情處在當下環境裡,時間流 逝彷彿無關緊要了。
走到一處叫作春風草堂的涼亭這裡,遇到一位在 此買屋而居的年青人,我們聊起天來,聊到興致 來時,年青人還邀請我喝了杯手煮咖啡,溫潤回 甘的味道裡佐有親切人情,或許因為我們同是來 尋找身心安頓的關係,咖啡滋味還蘊著一種共同理解。三貂嶺的行程,就收束在一杯令人津液垂涎的咖啡裡。回到青楓樹下與朋友告別,朋友叮 嚀:要是累了就回來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