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齒輪木造火車
看西歐360度山海景色


一種鐵道旅行 搭國境火車登山


搭La Rhune火車,看見前頭的火車準備轉彎。
搭 La Rhune 火車,看見前頭的火車準備轉彎。


今年夏天,在法國西南部巴斯克地區(Le Pays Basque)住了一週,住在距離巴黎高速鐵路五小時的海灣小鎮 Saint-Jean-de-Luz,這裡是面向大西洋最靠近西班牙的法國境內海灣,也是 16 世紀時,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瑪麗亞公主的婚禮場地。

這趟旅行,想去少有紀錄的景點。規畫時,發現距離 Saint-Jean-de-Luz 東邊十公里,有一條木造登山火車鐵道「La Rhune」,360 度山海景色線上,被稱作「國境火車」,令我想一探究竟。

排定搭火車登山的那一天,一行人從容地在出租公寓吃完早餐後,再到 Saint-Jean-de-Luz 車站前方的巴士接駁處買火車票,結果排隊人龍,擠爆七坪小小售票亭,當下才明白 La Rhune 是歐洲人四季都會拜訪的「熱門景點」。

我們問了一樣在排隊的法國大嬸團,才知道每天第一班十點免費接駁車已經滿了,現在排隊購買的是限定當日使用的火車票,而下一班車約要再等一個小時,卻也未必排得上。雖然,這趟登山是沒有時間表的行程,但我討厭難得假期,把時間花在無止盡的排隊上,於是轉頭對朋友賭氣說:「明天我們八點就來排隊!」

第二天,一早到票亭,售票小姐對著現場五位太太宣布,九點半開賣。我們終於順利搭上爆滿的第一班小巴接駁車,經過 20 分鐘車程後,抵達山腳下 Saint Ignace 車站。



山頂上的火車終點,也是下山起點。
山頂上的火車終點,也是下山起點。


國境火車只有兩個車廂,可坐 120 人,車廂分六格雙排座位。這是我頭一回看到法國人拋棄優雅,爭先恐後想卡到位。剛好碰上家族旅行旺季,全家大小一上車就可能佔了半排座位,在擁擠的月台上,身為散客必須快速見縫插針找位子。

以齒輪運轉為動力的木頭火車,以時速九公里慢慢往上爬,約 35 分鐘到達山頂。沿途並非像阿里山小火車「之字型」鐵路,而是斜坡 45 度不斷往上爬,沿路一面是無盡的西班牙山巒,另一面是大西洋,舒適涼風徐徐吹來,放養的迷你馬群在鐵道邊吃草,山壁上有老鷹築巢、盤旋俯視⋯⋯,看著自然植物交雜古岩石隨著高度變化,聽著齒輪嘎嘎作響一邊內心祈禱,想著萬一電纜線斷掉或是機具故障,跌落山凹也值得了。

火車爬到中途,會有車掌小姐從車廂的窗邊進行驗票。通常遊客買的是來回票(旺季成人票 17 歐元),若沒票怎麼辦?難不成會請乘客下車走旁邊步道?放心,沿途有不少人一身輕便走在山徑上,也有森林露營區可以搭帳篷。

據遊客中心解說,從山腳下沿著步道三小時內會到山頂,下山也有單程票可買;我們原本計劃先爬上山,再搭車下山,但忙著搶票擠車都忘記了此雄心壯志。

到山頂後,耳邊風變得狂妄,有兩間大型住宿餐廳,看見許多觀光客帶麵包跟水在山頂野餐,讓我更相信好吃的都在山下。

La Rhune 山的黏土石是由沙子經過兩億四千萬年的時間擠壓聚合而成為石頭,廣為巴斯克地區房子所使用,在早期發展階段,由許多小型開發者開採,如今只剩下一個採石場。山頂風大,我躲在背風處一顆大岩石旁畫圖,把周圍安靜素描,不想只用手機環繞景色攝影功能把眼前的一切記錄下來。

那一刻,我聽見了左邊西班牙的遠山村落裡,傳來牛鈴噹噹聲響,很細微地,往右邊的法國海岸遠眺,在海灘上聽見的尋孩子廣播跟人群玩樂聲,都淡遠去,只有一望無際的海洋。

想站上 905 米高的庇里牛斯山不必徒步,還能同時眺望巴斯克地區 360 度山海景色,建議去法國西南部搭一趟國境火車,以獨特的視角看看大西洋。就在這篇稿子截稿的當下,今年庇里牛斯山的第一場雪落在 La Rhune 山頂。▍





文、攝 林鈺雯



林鈺雯 在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管理眾雜誌,關注獨立書店、獨立刊物、獨立出版。20 歲之前住台中,20 歲之後住花蓮,30 歲之前住台北。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