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坤君】每一次演出 都是毫無保留地攤開自己

一個劇本     演員的人生劇本

口述=姚坤君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戲劇藝術碩士,目前為臺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有戲劇女王之稱的她,演出經驗豐富。私底下個性樂觀而俏皮,近日因為颱風家裡被吹掀屋頂,還大笑地說這就是演員戲劇化的人生。著有《表演必修課》。

撰文=鄭雅文
攝影=韓承燁

21
姚坤君談起戲劇,不時露出孩子般可愛的神情,戲裡戲外一樣真誠。

假如我的人生是一齣劇本,那會是本藍色封面的本子,翻開內頁沒有任何台詞,在一片空白的紙張中,卻能看見全部的東西。因為演員是透明的,當我站在舞臺上,所有人性的好與壞,都得坦白地告訴觀眾,連自己內心裡最黑暗的部份都不隱藏,就像這劇本,真實得令人一眼就能看穿。

我們家有七個姊妹,為了吸引爸媽的注意,從小我就很懂得察言觀色,喜歡學電視上的主播講話,或是唱唱歌來得到大家關注。小時候好喜歡和姊姊們玩扮家家酒,家裡有台裁紙機,一旁會有長長的碎紙,長得像麵條,我就把自己當成麵店老闆,擺起攤來演戲。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骨子裡演戲的因子,就從這裡開始。

在學生時代,我和一般的學生沒什麼兩樣,努力讀書考上家人期望的科系,大專讀土木科系,當時參加話劇社,發現演戲實在太好玩了,才真正接觸到戲劇。後來到美國讀書,根本無心準備土木系的資料,於是就偷偷申請社區大學的戲劇系,在接到入學通知的剎那,只要一想到:「我是讀戲劇系耶。」就忍不住一直笑,那一刻,我明白自己真的熱愛表演。

當時遇見了我的啟蒙導師 Penny Owen,她讓我體會到演戲就是”Play a Play”玩一玩,就像”Play a Piano”,音樂是玩出來的,戲劇亦是。

 

5
排練場上,演員彼此間的交流與碰撞,是演戲最好玩的部分。(圖片提供=動見体)

身為一個演員,你要成為角色的代言人,例如若要扮演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的鄭捷,即使無法認同他的行徑,也必須試圖了解他的行為動機,「我是不是很寂寞?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反覆地從他的立場去思考,他可能身在一個很孤獨的家庭,家人朋友無法理解他,只能從虛擬的世界中得到慰藉。你要比任何一個人都了解自己的角色,因為在舞臺上,你就是他。

表演和教學,是我人生的志業,我在大學教學生表演,也和他們激盪出創作火花。像是最近接演舞台劇《想像的孩子》,這部戲是我的學生王靖惇所創作的劇本,假想了一個多元成家法案已成立的未來,我在當中扮演一個曾經失去孩子的母親,深愛著自己的丈夫,用盡所有方法,只為了再次擁有孩子。

 

42
在舞台劇《想像的孩子》中,姚坤君與演員吳適存飾演一對夫妻。(圖片提供=動見体)

其實對我來說,演戲最快樂的不是觀眾的掌聲,反而是排練的過程,演員靈魂之間的實驗與碰撞,這是非常迷人的。在這部戲排演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場的一句台詞,「我們的愛是歐拉恆等式 」。歐拉恆等式是世界上最美的數學公式,剛開始排演時,我因為這串拗口的數學公式而笑場了,但後來漸漸體會到這個角色因為丈夫是數學家,而用理性數學公式來比擬對先生的情感。那是多麼深刻的愛呀,就像我們為了深愛的家人,而努力嘗試那些自己一點也不擅長、不熟悉的事,卻樂此不疲。

每次演出,我都是毫無保留地攤開自己,把我的靈魂放進每個角色中,當下了舞臺、闔上劇本,我將重新歸零,回到原本的人生,做回最真實的自己。▍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