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鎮 英國Sonning漫遊
攝影.撰文=葉思吟
文字工作者,因為愛登山、愛攝影,有幸走過許多簡單生活的小地方,替自己的足跡留下文字與影像的紀錄。

很多人認識泰晤士河,可能是來自於電影007中龐德駕船帥氣馳騁於河面上,兩岸象徵大英帝國輝煌的建築物挺拔耀眼,連同「倫敦眼」般的現代化遊樂園意象,吸引無數人前往朝聖。
再次回到英國,樂善好施的朋友,邀請我到他們位在倫敦城外的衛星城市瑞丁市(Reading)居遊一陣子。搭火車進倫敦大約40分鐘,一方面能體驗真正的英倫鄉間生活,且能省下一大筆住宿費,自然欣喜若狂。而從這「瑞丁熊」玩偶的故鄉出發,沿著泰晤士河漫步,一日一小鎮的小旅行,則拼貼出超乎想像的光影繽紛圖畫。
離開倫敦市區以後,泰晤士河依然漫流著,但沿途的風景迥異於前衛、緊張的繁華都會,轉而變身為小品、緩慢的綠色田園。
這也是多數人眼中「傳統」的英國印象 : 斑駁石牆、古老建築、美麗莊園,以及一望無際的農畜草原。走幾步路即可親近水岸湖泊,走到哪兒都像是一幅彩墨畫,處處可「獵取」如月曆、園藝書中引人入勝的經典畫面。生活在其間,人自然會變得優雅許多,即使所謂的「鄉間」,僅離倫敦城大約半小時車程。
瑞丁市附近的泰晤士河畔,有幾座知名的小鎮,其中松寧(Sonning)與Henley-on-Thames(每年都會在此舉辦國際划船競賽)最富盛名。連結這些小鎮之間,修設有國家級的步道。其中松寧到瑞丁區段,沿著河岸景觀優美,路況平坦輕鬆,全程步行大約一個半小時。
不同於台灣喜歡將泥土地改為柏油路,泰晤士步道反而刻意維持原始面貌,河畔垂柳、參天古木、滿地落葉光影交錯。獨木舟競賽練習隊、私人遊船晃蕩與野放綠頭鴨、棕毛鴨和平同處。無論陰雨天晴,總能見到散步情侶、主人與活潑狗狗、騎單車父子檔,以及全家一起出遊的幸福畫面。
對於松寧的嚮往,除了迷戀泰晤士河的靜謐情懷外,更來自於朋友透露:「散步途中有間位處水閘門旁,相當不起眼、卻饒富盛名的咖啡店。想探訪咖啡店,僅能徒步,距離松寧百年拱橋,大約30分鐘路程。」這短短的訊息從第一天起即勾引著我,無奈直至離開英格蘭前,在「猛爆型」夏日雨天的午後,才如願成行。
不過,再糟的天候也無法擊退我想一探究竟的慾望。從瑞丁搭上公車時,司機與同車的乘客對我的出現感到不解,但仍很客氣地引導該在哪裡下車,並且提醒假日公車班次很少,若想回頭還須及早。
這一次,手上沒有地圖,路邊也未設指標。從公車亭放眼望去,盡是彷彿莎士比亞小說中的房舍,在雨中顯得更加唯美。四周一片寂靜,連找個路人問路都沒機會。
我在雨中亂闖,選了一條小徑前進,幸運地巧遇小鎮古老教堂「St. Andrew’s Church」,以Anglo-Saxon(盎格魯薩克遜)石材再利用所構成的建築主體,連同興建於1774年的松寧拱橋,幾世紀以來吸引無數詩人、畫家吟詠詮釋。
憑著直覺,我循著Thames Street往下走,百年磨坊和民宅前種植的鮮豔薔薇、紫色薰衣草、街頭轉角均蘊含詩意。此時,忽見大排長龍車輛等著過橋, 這才發現走上正途,步道的入口──紅磚松寧拱橋就在前頭。
這座古橋歷史悠遠,是附近唯一的聯外交通幹道。英國人基於尊重古蹟和生態理念,寧願塞車,也不願拆掉狹窄的舊橋改建。雙方會車,雖然是單向通行,卻相安無事。我一邊站在橋上拍照,一邊觀察著等待的車輛。不只未聽到任何按喇叭的聲音,更沒有人急躁地超車,並且空出足夠行人穿越停留的通道。在這微小之處,讓我對英國人民的素質大感佩服。
天空放晴,午後的泰晤士河面,光影折射千變萬化。原本短短路程竟花了3小時才完成。途經水閘門小橋,恰巧有多艘私人遊船經過。緩慢地、安靜地,男女老少優閒地享受船上時光,綠頭鴨、鴛鴦隨波逐流,偶見飛鳥起落覓食,天地間萬物幻化成泰晤士河上絕妙風情。
「知名」咖啡店就在對岸,跨過水閘門小 橋,如願坐下來點壺道地英式午茶。奢華度 雖比不上五星級茶館,但此時坐擁得天獨厚 的天然美景,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手工自製的糕點稍嫌甜了些,但樂趣不減。畢竟, 此段旅程最大目的在於心靈提升,而非追求口腹之欲。
松寧的美,以及泰晤士步道,在英國各處或許還算不上第一。據朋友所言,附近尚有幾處私密的「有錢人小鎮」。這些小鎮裡,可能因為有間天天客滿的古橋邊早餐店、設計講究的泰國輕食餐廳,而大受青睞。許多國 際知名品牌、設計工作室,甚至隱身於巷弄內。小鎮外觀看起來低調、「不起眼」,然而卻為富豪所愛。他們熱衷於住在跨越幾世 紀的古老建築中,過著如隱士般的「奢華」生活,更重要的是,恣享漫步鄉間小路的自在愜意。
回到台灣,經常和朋友分享旅行松寧小鎮的點滴。也許將來有一天,我會為了那座拱橋重遊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