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酒莊 葡萄酒是法國文化史的一大部份
撰文・攝影=盛業信
1993 年在台灣當完兵前往巴黎,八年後拿到歷史人類學博士,回台後不僅在大學任教,也參與本地旅行產業的法國深度旅行規劃。

2011 年12 月法國著名葡萄酒專業雜誌《La Revu du Vin》報導,中國知名女星趙薇,前一個月剛收購了蒙洛酒莊(Château Monlot,大陸譯為夢洛酒莊),據說成交金額是400 多萬歐元,該雜誌訪問了賣家貝納德.雷瓦爾(Bernard Rivals),Bernard 指出他自從1990 年起擁有此酒莊,如今將超過20 年的心血割愛,他以開心、有趣和愉快來形容這次交易。
對多數愛酒人士而言,這不過是再度證明華人紅酒消費力大增的新聞,但是對我來說卻有著非常不同的意義,因為早在1993 年我前往法國念書時,我就認識了貝納德.雷瓦爾(Bernard Rivals) ,我在法留學八年期間,因為Bernard 的關係我每年受他之邀在巴黎酒展品酒,不知不覺地就喝了數萬款種類之多。這對於一位台灣窮留學生,在三十歲前,分文未花,就有如此的法式生活體驗,這可以說是我留法期間最珍貴美好的人生體驗。
Bernard 賣給趙薇的蒙洛酒莊, 座落在波爾多右岸的聖艾美濃(Saint-Emilion) 的向陽南坡,是他在1990 年時,憑藉自己的努力買下。這塊地曾經是貴族卡佩家族莊園和領地的一部分,佔地7 公頃,種植80% 的Merlot及20% 的Cabernet Sauvignon,酒莊出產以其名命名的葡萄酒,根據年份不同與釀法不同,每瓶價格在23 至36 歐元不等。
酒莊雖小,但不可小視。近20 多年來,在Bernard 主導之下的Château Monlot 所生產的葡萄酒曾屢獲波爾多與世界葡萄酒大賽多項大獎,屬於聖艾美隆特級莊園的代表之一。波爾多被喻為世界葡萄酒心臟之稱,波爾多也像巴黎一樣分左右兩岸,倘若左岸五大酒莊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右岸深藏的就是一枚枚低調奢華的紅寶石,不受約束,更具個性、善於挑釁傳統。僅從酒莊的擁有者,就可見一斑:白馬堡(Château Cheval Blanc)的擁有者是LVHM 集團的老闆;卡農堡(Château Canon)的擁有者是香奈兒集團的主人WertheiMEr 家族……。
我記得1997 年初,我第一次去聖艾美濃Bernard 家作客時,Bernard 及家人對我所展現出的法式熱情友誼與關心話語。Bernard 告訴我說:「你來學習法國歷史,在巴黎La Sorbonne 大學歷史系就讀,課堂上老師對你講授的只是文字與書面的歷史,但今天你是一位幸運兒,可以來到Château Monlot 的土地上,你即將品嚐到的不只是葡萄酒,而是活生生的法國文化史——那就是Château Monlot 這塊土地的芬芳。從此以後,無論你走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它將成為生命歷史的一部分,你將永遠記得它的味道。」
當時的我在Bernard 家人的陪伴下,進入Château Monlot 的酒窖,試了橡木桶內1995 年份的紅酒時,我感受的不只是土地的芬芳而已……。回到巴黎後,我禮貌地回了一張謝卡給Bernard 及其家人,我在卡片上寫下了我這輩子第一次的葡萄酒評。我跟Bernard 說:「對我而言,1995 年Château Monlot 酒的味道,是那一年陽光的溫暖味道,以及與我法國好友們共享的快樂時光。」這正是我在法國從Bernard那兒學到的,好酒是故事、是文化,是生活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