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舊街區
熊本百年書店重生
一間老店 日本熊本縣的老書店
今年秋天到日本九州中部熊本縣,小住一段時間,雖然並非是專程探訪書店的旅行,然而書店店主遇見有趣的書店,總會頗不及待想一探究竟。在日本,再怎麼偏遠城鎮,一定會有幾家書店在街角服務居民。全日本書籍統一定價,即使是現代社會資料數位化、購物網路普及,小型書店似乎還是能夠勉強存活下來。
長崎次郎書店是熊本縣內最早開設的書店,1874 年於熊本新町創立,主要販售書籍及文具;另一間分店「長崎書店」由初代店主養子 1889 年於上通町開設。1877 年日本最後內戰西南戰爭爆發,書店毁於戰火之下,但隨即重整再度開店;1953 年熊本水災,分店積水深達近 2 公尺,損失慘重。二戰後兩間店經營獨立,都是熊本相當有歷史的書店。長崎次郎書店於 2013 年春天休業,經過一年多時間,經過重建、復興、再重建,今年 7 月 31 日再度開幕,由第四代接手經營,繼續承載熊本的深厚文化記憶。
經營了一百多年的書店,文人雅士絡繹不絕,日本文學家森鷗外在《小倉日記》中提到「書店主人長崎次郎來訪」,是書店歷史中最引以為傲的一段往事。長崎次郎書店建築本體由當時明治大正時代非常活躍的建築家保岡勝也於 1924 年設計興建。今日,建築物已被指定為「國登錄有形文化財」,是在地居民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
然而時代巨輪激烈轉變,還有出版環境諸多嚴苛課題,書店再開自是艱辛困難。但是,想到熊本百年歷經數世代,都與書店有密切關係,在地居民總是如同呼喚鄰家友人般,親切稱書店為「長崎次郎」,就非常期待重新開張,希望能夠成為被在地居民所需要的書店。
現任店主長﨑健一,今年 36 歲,在《善き書店員》一書中曾經寫道,週遭人們總是會告訴獨生子的他,「這是一間有歷史的店喔!」。學校老師會把寫滿書籍名稱的小紙條交給他,讓他帶回家訂書。青少年時期,書店面積超過 300 坪,正式員工超過 30 人,兼職員工十多人,還有 4 輛工作車,送書範圍遍及各級學校、圖書館及公司行號,是相當繁盛的一段時期。然而建築日漸老舊,更新穎的大型連鎖書店紛紛進駐等時代因素,使得百年老店出現危機。
被戰爭燒毀、被時代所逼停業,長崎次郎仍堅持傳承之路。長崎健一的再開店企劃案爭取各界支持,包括和公部門與銀行融資交涉,從修復百年老屋開始,一步一步努力讓它再度站起。這間書店的歷史比熊本著名路面電車,還要再早半個世紀,與路面電車共同守護舊街區,在電車鐵軌前遠望書店,特別有感。
重新開幕的長崎次郎書店規模縮小,員工 5 人,一進入書店是熱門雜誌專區,其他分類包括熊本在地作家專區、兒童書籍專區、文學藝術專區、生活實用類專區、旅行書區、學校參考書區、文創雜貨區,還有一個小巧可愛的藝術展覽空間,展示在地藝術家作品,非常符合社區型書店需求。
書店也製作《JIRO通信》,有手繪書店內部地圖、店員圖像、選書推薦、展覽介紹、書店歷史等豐富內容。書店店員與客人互動也非常親切頻繁,當我告知店員自己從台灣來,也是書店經營者時,兩位店員都非常興奮親切攀談,並推薦書籍。書店店員不只處理基本行政事務,他們同時也擔任特色選書、策劃書店活動、編輯書店刊物的工作,例如其中一位書店店員平野淑湖小姐,原本是雜誌編輯,也曾在海外從事兩年志工工作,擔任兒童書區及學習類書籍選書。
擁有 140 年文化底蘊,從繁華榮景的大書店,轉變成為守護社區小書店,長崎次郎書店如此的改變,非常期待。▍
長崎次郎書店 www.nagasaki-jiro.jp/
長崎書店 nagasakishoten.otemo-yan.net/
文、攝 夏琳
夏琳 南崁 1567 小書店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