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SS】開一間小文具店 重現孩提時代的情懷

一間文具店 舊社區裡的新亮點

撰文.攝影=Phoebe Chan
大學時主修社會學,畢業後晉身傳媒行業,成為全職文字工作者。愛生活、愛分享、愛紙張的香氣。沒有宗教信仰,相信活在當下應瀟灑無憾。

 

%E4%B8%80%E9%96%93%E6%96%87%E5%85%B7%E5%BA%971
「TOOLSS」設計簡約型格,隔壁是色彩繽紛的傳統雜貨店,在街角產生強烈對比。

 

隨著時代變遷,城市建築紋理的改變正在發生,城區重新規劃的同時,亦摧毀了舊區的人情味,香港也不例外。既然社會發展的步伐勢不容緩,或許當從正面的角度看,其實貪新也可以戀舊,新與舊亦能並存。

「石硤尾」保有著香港舊區特色,而隨著各種活化工程的展開及新形態店鋪進駐,使這小區呈現出一種新舊交融的獨有美態。2008年開幕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可算是石硤尾活化的先驅,前身是「山寨廠」(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林立的工廠大廈,現為多元化藝術中心,不時舉辦展覽、市集等活動,為舊社區灌溉新意念。鄰近JCCAC的小巷弄「偉智里」,這陣子也經歷了新舊交融的衝擊。

穿過JCCAC,步行約一分鐘,來到一條看似沒啥特色的小街,然而它卻是臥虎藏龍之地,除了雲集各式香港地道特色食店,也有傳統的士多(粵語,譯自英語中的Store,意即雜貨店)、五金行及車房(汽車維修店),全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凝聚住舊社區風貌的小店。2014年的12月,一間新鮮小店進駐這條寧靜的小街,引發起一場小騷動。

 

T12
小店雖小,開放式設計不顯侷促,右邊是小型廚房,左邊則擺放著木製陳列架。

 

它是文具店、又是咖啡店,更是店主阿揚的工作室,名字叫「TOOLSS」。顧名思義,店內販售的都是貼近生活之Tools(工具),至於那多出來的「s」,是指店中主角──Stationery(文具),也可解釋為小店的概念──Simple、Standard、Special⋯⋯從而帶出無限想像空間。

以水泥和木材為主的裝潢,沒有浮誇奪目的設計細節,一眼看穿只有用來展示貨品的木架,還有供客人坐下來品嚐各式飲品小吃的木吧檯,和放在店外的幾張木桌椅,簡單自然不造作,令人看、坐得舒適。隔壁是傳統雜貨店,掛滿紅白藍尼龍袋、掃帚拖把,港味十足。懷舊與創新的對比,拼湊出對比色彩鮮明的小社區風景。

對店主阿揚來說,將文具、咖啡及小社區產生連結,很大程度是因為情感的投射。阿揚小時候是在石硤尾長大,他喜歡文具、也愛咖啡,在傳媒行業徘徊多年後,決定把心一橫向夢想踏前一步,將最愛的東西串聯。眼 見愈來愈多老店或小店因敵不過昂貴的租金而消失,到處盡是樣板化的大型連鎖店,阿揚不甘每天只喝連鎖店的咖啡、逛大型商店買毫無新意的文具,因此便在能力範圍內開設了面積不大的文具咖啡小店。

對小孩來說,或許文具是很純粹的工具,走進文具店就是因為有實際需要。對成年人而言,我們追求實用之餘,也冀盼它有悅目的外表,甚至有改寫桌上風景的功能。人生中的孩提時代,很多美好回憶都是在文具店發 生,所以很多成年人對文具的情結始終縈迴不散。

走進「TOOLSS」怎麼可能會不興奮?這裡 有一般文具店不常見的精緻文具,如英國的 MERCHANT&MILLS,也有經典的文具品 牌STAEDTLER及BIC,以及日本文具品牌CLAUSTRUM、HOBONICHI、Noritake、 MARK’S等,還有阿揚與友人穿梭於日本、 韓國、臺灣等地的市集搜購回來的特色文 具。品質優良的文具,一用就是好幾年、甚 至十幾年,將大眾眼中認為微不足道的文具 放大去認真看待,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令 人感動。

至於咖啡,除了各式基本口味,阿揚也為不 嗜咖啡的客人特別調製抹茶鮮奶和紫薯鮮 奶,盡力收集更多顧客滿意的笑容。盛裝飲 品的杯子也很特別,原來是1907年創立的波 蘭品牌Emalia Olkusz製作的琺瑯杯,外貌與 品質俱佳。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小社區的 情懷及小店老闆的誠意,洋溢著滿滿的人情 味和純樸的生活態度,是在資訊化快速變動 的社會裡,一方值得好好珍惜的美好。▍

 

TOOLSS
+852-3954-5135 香港石硤尾偉智街38號福田大廈地下2號

www.facebook.com/toolsshk

飲品平均價格港幣30元 文具售價約港幣2∼500元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