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部落 古圳終年清澈的山間平地
撰文.攝影=林正文
文字工作者。閒暇之餘,喜歡逛菜市場,學料理。期待在書房敲鍵盤和在廚房拿鍋鏟的時間可以平均分配,就是理想生活。

「福山的美,一點都不輸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因為電影《賽德克.巴萊》聲名大噪的演員,同時也是牧師的林慶台,毅然推辭了對岸的高薪演戲邀約,自願選擇到寧靜的福山部落裡,繼續著傳教天職,就是因為他愛上了福山,離城市不遠,卻能享受山高水深的幽靜美景。
沿著北107線道,從烏來進入福山,過了信賢吊橋約20分鐘,便會抵達入山登記的警衛站,遊客只需暫停出示證件,登記基本資料,熱心的警衛便會放行,還不忘貼心提醒 「慢慢玩,好好看風景」,讓人感受到福山部落迎賓的溫情。
福山部落大抵分為三個區域:李茂岸部落、 大羅蘭與下盆部落。在地理環境上,福山部落是南勢溪與大羅蘭溪匯流的沖積地,因此有山中難得的平坦地,可以種植水稻、水果,同時也是日據時代的伐木重地,形成宜蘭、桃園、烏來泰雅部落的社交聚集地。部落裡唯一的學校「福山國小」,有百年歷史,而部落的主要道路與巷弄裡,處處可見圖騰壁畫與雕塑作品,記錄先人的歷史與傳統泰雅文化。
李茂岸部落是世居於此泰雅族人主要居住的區域,從縣道通往福山國小的小巷往上走,不到五分鐘便可以看見以石頭砌成小巧天主教堂。教堂鐘樓屋頂的十字架襯著藍天,讓人感受到當地居民信仰的虔誠。天主堂的後方是福山國小,在半開放式的校園裡,放有不少原住民木雕,記錄泰雅文史。而福山國小操場邊,種植了不少百年櫻花樹,每逢農曆春節過後,這所迷你小學就成了被山櫻圍繞絕美的賞櫻校園。
沿著學校前的小徑,會看到林慶台牧師服事 的福山教會,教會旁邊是往大羅蘭溪畔的水圳古道延伸段,從栽種成排櫻花樹的古道小徑走下階梯,便可抵達大羅蘭溪畔的馬岸泰雅入口廣場。馬岸泰雅廣場有四、五家餐飲 小吃店,如果正逢用餐時間,不妨品嚐福山 才有的原住民料理,像是清炒珠蔥、用山上 盛產的馬告(山胡椒)入菜的各式料理,還 有平地難得一見的苦花魚。
廣場後方,沿著大羅蘭溪畔右岸是古圳生態 步道。古圳是由日本人修築,當初就是希望 能夠引水上山,讓泰雅人學習種水稻。雖然現在看不到水田,但是古圳終年水流清澈, 沿路植物茂盛,形成天然綠色隧道,全長僅 950公尺,走到終點蝴蝶公園,再折返,來 回僅需40分鐘,是條愜意的散步路程。
古圳水道沿路也是蝴蝶、青蛙、植物的樂活天堂。站在古圳盡頭的過水拱橋上,可以欣賞湍急溪水與巨石刻畫出自然天成的美景, 不論是在蝴蝶公園賞蝶,或是閒坐在臨溪的觀景台上,用力深呼吸,彷彿吸進的大自然的正能量,讓人覺得精神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