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時光花火
沒關係,海一直都在
┃ 林達陽 ┃
那堂在心裡想像很久的海濱抒情課,最後還是取消了。
一切是來自年初時的一個念頭。疫情趨緩,有一種生活之窗重新打開的感覺。我從花蓮搬回到家鄉高雄,墊墊手頭下了決心,新租了一個工作的空間,那裡頭有一扇明亮的大窗,遠遠對著高雄港。
偶爾,午後寫稿疲憊時,我會關起電腦挪坐到窗前,在金色的陽光裡,看著巨大無比的遠洋貨輪像一座小島似的,遠遠漂進港區,拉響汽笛,彷彿歡呼著帶來遠方的故事。港邊的風車悠悠轉,輕軌列車如玩具火車開過,港灣對面的小房子塗滿了陽光,疊著像米金色的黃方糖。遠遠坐在這裡的窗前,真會興起一種天地無比寬容、所有人都能得到原諒與祝福的快樂。
可能就是那時開始的:想辦一場短短的旅行,帶認識與不認識的讀者朋友,來看看我的家鄉。旅程裡,要有主題清朗的講座,能讓樸素喜歡文學的大家安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感受和生活──尤其是生活裡與文學有關的那一面。課程以外,還想規畫一條催眠一般的散步路線,我們沿著港灣慢慢走,談笑也可以,靜默也可以,哼唱也可以,流淚也可以,各色衣褲裙襬在海風裡飄揚,像小小的彩色鉛筆筆芯尖,順著遼闊大港,輕輕描一條優美的弧線⋯⋯
我很喜歡我的家鄉。也很喜歡這裡的生活。
我很慶幸自己學了文學、能夠寫作、選擇靠海的地方、每一刻充滿音樂和色彩。
我很希望如果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體驗看看,這種天天都能覺得「世界就在外面等著我們」的生活選擇,有多麼快樂。
◆
只是疫情突然升高。一切都結束了。
決定取消這場辦在海邊的小旅行/文學營/抒情課,並不是太難的事情。那天下午看著新聞,打了幾通電話,任誰都能很快做出正確決定。下次再辦就好了。後續的處理也只是繁瑣,慢慢來,總能安頓清楚的。
但連續幾天,我都非常沮喪。超出預期的傷心,甚至有一點生氣。
理智上知道不是,但我還是確確實實感覺到:我努力很久、非常珍惜的事物,我認認真真期盼的心意,被毫無理由地否定了。
◆
在這樣的情緒下忙了幾天,很快收拾善後,一邊匆匆完成了幾場遠距離講座,也開始構想後續要做的事情。窗外大船來來去去,但我再也沒有心思去看了,一心只想快快振作起來。還好一切順利,取消的決定大家都諒解,新講座的反饋蠻不錯,後續的企畫也有了眉目、漸漸清晰。
但越是這樣,我越覺得自己陷入空洞的寂寞裡。我那麼在乎的事情消失了,我卻沒有改變的能力。
完成全部活動善後的那天,把所有資料歸檔,移入硬碟。夜已經很深了,看著窗外一片漆黑的寂寞港口,覺得氣悶,我決定拆下窗邊的掛曆和裝飾小物,把窗戶打開。
拉開窗戶,夜晚的風一下湧了進來,海的氣味、以及一種只能聽見微弱海風的「安靜」,讓世界突然變得無比真實。街道上空無一人。稍遠處,一排月黃色的路燈,標誌了碼頭的位置。我這裡離港區仍有一小段距離,聽不見波浪的聲響,但能看見港畔倉庫群的燈光投在水面,細細閃爍著波光。
我遠遠望著那輕輕水光,在黑夜裡不斷閃耀,無盡閃耀著。心裡好像有什麼,也正慢慢軟化、痊癒、和解了。
其實我所喜歡的那種生活仍然是存在的。只要我願意重新注視它、承認它,那樣的生活裡,就至少有了第一個快樂的人。
海一直都在。那堂我幻想的「海濱的抒情課」,其實也一直沒有取消。 課堂上我睡著了,做了一個很好的夢。醒過來,新的學期也開始了。在這個深深夜裡的開學典禮上,我是祂溫柔教導、耐心眷顧著的,第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