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環遍獨立書店後 我開了一間小書院

Cover story  On The Road

洪毓穗・離開喧囂熱鬧的職場生活,回到先生曾建富的故鄉,找一個有陽光有草地的地方,開了一間木屋書店。對於有書香、花草和先生女兒相伴的日子,感到心滿意足。

撰文=楊芷菡
照片提供=洪毓穗、曾建富

毓穗與建富兩人一路走來相互扶持,將環島的書店觀察付諸實行。
毓穗與建富兩人一路走來相互扶持,將環島的書店觀察付諸實行。

晴天工作,雨天讀書,這是最順應自然的生活節奏;要用心工作,同時也要好好生活,這是我和先生的共同理念,所以我們找了一個有陽光有草地的地方,開了一間有花草相伴的獨立書店。

結婚之前,我在臺中工作,從事活動企劃,對工作的重視,常常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上班時想著如何安排假日時光,往往到了週末,疲乏感上身,只想在家癱著。

我和先生交往十年後結婚,討論蜜月旅行的時候,為了減省出國花費,我們決定環島。平日裡工作繁忙,想趁著難得的長假,放慢步調;兩個人都喜歡閱讀,口袋裡有一些想要造訪的書店名單,在達到共識後,便著手準備書店環島計畫。環島前的一、兩個禮拜,下班之後就是兩人做功課的時間,把想去的書店列出來,規劃要怎麼走、在哪裡停留。

因公務需求,我時常奔波於各縣市,擅於掌握旅遊資訊,所以由我安排行程,先生負責路線規劃。我們預計從各書店採買喜愛的書籍,加上各自的行李,決定自駕開車環島。從先生的老家桃園出發,旅程目標非常明確,幾乎只為獨立書店停留;一路往南,沿途停靠雲林、臺南、臺東、花蓮、臺北。

在西螺老街吃飯時意外發現的圖書館是我們第一個停留的點。西螺圖書館雖然佔地不大,和一整排的民房比鄰而居,佇立在社區裡特別有味道。臺南的獨立書店較其他縣市來得多,停留的時間也因此拉長。每拜訪一家書店,買的書也就越多,車子後座擺滿了我和先生採買的書籍。

環島的時節正逢夏季,難免會遇到颱風,天候因素會打亂已經排定的行程,先生的樂觀個性,讓我們不因此覺得掃興,反倒是難得的悠閒,可以在民宿愜意看書,好好休息放鬆。環島過程中在咖啡廳品香,一邊看著新買的書,是我最難忘的美好時光。

旅途中最愜意的是待在民 宿裡喝茶看書、隨意聊天。
旅途中最愜意的是待在民宿裡喝茶看書、隨意聊天。

我會觀察書店的空間設計、書籍陳列、商品擺設、服務型態以及顧客類型。從販售的書籍種類、商品選物去了解書店的特性;在二手書與新書所佔的比例,還有餐飲品項中,發現每一間書店都有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因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整體氛圍。從觀察中不斷地注意細節設計,無形中是一種訓練,幫助我為自己的書店找到定位。

繞了臺灣一圈,看到許多人以不同的型態認真生活;我從書店的經營型態看見支撐其背後的理念,店老闆透過選書去傳達自己的思維與價值觀,在地文化商品表現出店老闆對產業的支持與信心。環島之後回到原來的生活,我發現心隨著視野逐漸地打開,也醞釀出很多想法;要形容環島以前的自己,無疑是「工作狂」和「死腦筋」,一直相信人生只有一條路,就是「工作」。

懷孕後期,我辭掉了工作,回到先生老家待產,從原來繁忙的上班族到完全不用工作,一天的時間突然變得好長,認真地思考做什麼可以讓生活變得充實。我意識到停下來其實沒有那麼容易,了解自己可以做什麼,是需要練習的,尤其當整個人從工作抽離之後。我學習種花,看食譜學煮菜,從動手中去感受生活,例如種花不是買盆栽回家看就好,得添土加肥用心去照顧它,才會產生感情。種花和煮菜是我找到的興趣,這也延伸到後來的店務。

我把環島過程中對書店的觀察,生活的感受付諸實行。一路走來很感謝先生,當我對新事物感到懼怕的時候,他鼓勵我多去嘗試。如果說環島是一種冒險,開書店就是更大的挑戰,但沒有環島的那一步路,也不會有後續的改變。對我來說,環島就像一個開關,一旦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由此展開。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