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 工作室】在牆上貼自己喜歡的電影海報

口述=比爾賈(Bounce工作室負責人)
剛獲得
2012年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的MV導演。當過唱片企劃、唸過北京電影學院。熱愛蒐集電影海報、玩具公仔、好書和畫冊。

撰文=林正文
攝影=陳昭旨

影像後製區的海報多數是從雜誌撕下,或是 CD 內的歌詞頁,其中以張國榮和黃耀明的臉部合成海報,最為珍貴。
影像後製區的海報多數是從雜誌撕下,或是 CD 內的歌詞頁,其中以張國榮和黃耀明的臉部合成海報,最為珍貴。

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蒐集電影海報,因為我很喜歡電影,而海報是電影宣傳的第一視覺,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除了特地買的電影海報外,更多海報是來自於書籍或雜誌,像是《影響》雜誌裡有跨頁的圖,只要覺得好看,就會撕下來,貼在牆上,真的很喜歡的就會裱框掛起來。

八年前,我的工作室就落腳在民生社區,外面巷道的林蔭和院子裡的花草,就像在森林。這間公寓的空間分成會議接待、影像後製、動畫創作和行政等區塊,除了動畫區是比較明亮的粉色調,其他區域牆面是黑、白、藍綠色為主。

工作室裡,除了有多年蒐集的公仔玩具、拍MV的道具外,牆面和地上掛放最多的就是海報和好看的畫,通常每三個月,我就會因著不同心情來更換,同事們也喜歡在牆上貼自己喜歡的海報或圖片。而我自己的座位區,目前就是兩張大幅海報,一張是骷髏頭,這張海報的主題鮮明,混搭商業和藝術,帶有時尚和黑暗感,另一張則是耶穌,象徵光明,用來平衡整個空間中的黑暗。藉此比喻黑暗與光明並存的真實世界。

蒐集海報到現在,我的動機都是「覺得好看」,有的是舒服的大色塊、有的是特殊尺寸,也有些是很喜歡的電影系列,像是《半夜鬼上床》系列的海報我就有四、五張,過年的時候掛在牆上就會被家人抱怨。

從牆上替換下來的電影海報,我偶而還是會拿出來翻閱,會想起看哪部電影排隊時候的期待、以及看完電影後還在腦海中咀嚼的情緒。蒐集海報就跟蒐集公仔的邏輯是很像的,對我來說都是生活記憶中的標籤,少了它們就少了很多樂趣。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