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前有小河的鄉村裡
畫出內心的風景
一種創作方式 把日常習作畫進書裡
用完餐後,我和 Samuel 一起走在臺北街頭,聽他聊起了在法國的生活。我們走過幾個街廓,若是上下班尖峰時段,必能聽見馬路上傳來時而急促時而長鳴的叭叭聲響。幾步之距就是一間連鎖便利商店,臺北屋宅比鄰而居的景象,和 Samuel 居住的小鎮截然不同。
他說自己住在法國南邊的小城鎮,離里昂仍有段距離;與其居住在大城市,他更喜歡林木環繞,門前有小河的鄉村生活,想要游泳就直接跳進河裡,在潺潺流水中自由變換泳姿,偶爾從清澈的河水中看見好幾條魚,興致一來會和朋友在河邊烤肉。

創作的時候習慣戴上耳機,把音樂開到最大聲,因為女兒會吵著要爸爸說故事,「有時候我會在工作的時候把房門鎖上,暫時脫離女兒的吵鬧。」他笑著說。家中有一個擺滿繪本的書櫃,「如果女兒或兒子想要聽故事,他們會自己去選書,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都沒有選到我的書?」這是身為創作者與父親的大哉問。
Samuel 非常喜歡小孩,常常到學校的工作坊和孩童進行互動,其中繪本《米色超人》最受小朋友歡迎。小朋友都喜歡超級英雄,當初將「超人」設定為米色,是因為米色最接近肌膚的自然色澤,他想要藉此闡述一個簡單哲理:只要熱於助人,每個人都可以是超人。
把自己做動畫場景的技巧加以運用,Samuel 先是把超人娃娃捏出來,再用後製的手法將娃娃和背景插畫融合在一起。「米色超人」這個名稱是創作時第一個跳出來的素材 ── 他習慣先取書名,再去發想後續的故事以及角色插畫,隨身攜帶一本小本子專門記下書名,想到有趣的名字便馬上記錄起來。
Samuel 說自己並不擅長畫出都會裡的故事,凡是具有城市意象的「街道」、「紅綠燈」,都不會在他的書中出現;儘管風格多變,但只要仔細去看,仍可以找到不少專屬於他的符號;也許因為從小在鄉間成長,多會去描繪自己熟悉的周遭事物,「森林」、 「花草」拼貼會重複出現在不同主題的書本上。
同時從事動畫場景布置的工作讓 Samuel 非常重視平面作品的整體氛圍,他會以顏色為主軸,先去思考某一種顏色會呈現什麼樣的感覺,藉由顏色去引導整個故事。而從書背的顏色就能知道該書的主色調。後續再去參考文本,進而研究人物的服裝和造型,整本書的場景都經過慎重設計和安排。
不論是旅行或是生活中的感發,都是他的靈感來源。曾在澳門和香港旅居一年,他把從澳門帶回來的包裝紙運用在《我看見了》這本書的扉頁,把象徵「東方」的圖騰大量放在書中,隱約透露原文作者身為僧侶的身分。
大部份時間都在為他人繪製插畫,Samuel 的個人第一本圖文創作《不會很複雜啊》便是把內心的風景拾起:15 年前他曾在每個禮拜三看見自家對面的五歲小女孩,放學後把書包一扔,拿起粉筆盒衝向門外,隨意地在馬路上畫畫。有時候他會陪伴小女孩一起作畫,「每當有車經過,彷彿開進我們畫的那片森林。」雖然後來他搬走了,但在書籍出版後還特地回到以前居住的地方,親自把書交給當年的那個小女孩。
聽完故事後,我問 Samuel 是不是生性浪漫,他歪著頭想了想,笑笑地說:「應該是喔!」儘管下了場雨,馬路上的畫作也因雨水沖刷而變得模糊,但最美的一刻,卻始終停留在他心底。▍
信鴿法國書店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97巷9號1樓
電話:(02)-2517-2616
(可以在「信鴿法國書店」買到 Samuel 的繪本作品)
文 楊芷菡
攝 陳鴻文
Samuel Ribeyron(薩謬爾・里貝翁) 法國人,身兼插畫家與動畫場景布置師。喜歡旅行並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亞洲的人文與藝術成為他創作靈感來源之一。目前在法國隆河河谷的鄉間定居,為 Folimage(法國瘋影工作室)動畫公司製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