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料理
為自己詮釋一份臺式早餐


一份早餐 肉蛋吐司


IMG 89032


拜訪 Soac 工作室這天,是個豔陽高照的日子,陽光穿過窗戶,將滿滿的暖意灑在工作室的料理檯上。他跟著音樂的節奏料理早餐,動作輕盈又從容。在一旁看著的我,彷彿正觀賞一部瀰漫料理香氣的音樂電影。

將醃漬入味的里肌肉裹上麵衣,放進鍋內慢煎至金黃色,Soac 一邊煎著太陽蛋,一邊將小黃瓜刨絲。當樂曲播畢,烤好的麵包也出爐了。他在香酥的吐司上輕輕鋪滿新鮮黃瓜絲及現磨白胡椒,再擠點美乃滋、番茄醬,最後放上金黃色的肉排和太陽蛋,經典的臺式早餐:「肉蛋吐司」大功告成。

看著外型和早餐店幾乎相同的肉蛋吐司,我好奇著味道和外頭買的會有多少差異?Soac 說,作法雖同,但用了新鮮的食材,就會讓味道相差甚遠。我帶點半信半疑的心情咬下第一口,肉排湯汁濃郁,白胡椒的辛香讓蔬菜格外清爽,吃起來確實不一樣!他說他的料理沒有撇步,只是讓食材原味自然呈現。





IMG 88542




「小時候在早餐店吃的蘿蔔糕,還吃得到蘿蔔絲和米香,現在則大多像在吃塑膠方塊;就連飯糰裡的肉鬆也從正常的深棕色,變成詭異的粉橘色。」Soac 認為,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充斥著化學調味,當味覺長期被加工製品催眠,就會讓人漸漸忘記食物真正的味道。

Soac 和夥伴發起的「台灣燙計畫」,就是想以活潑輕鬆的方式,將臺灣飲食記錄與整理。這次的早餐系列以十道經典的臺式早餐為主角,用影音直播的方式呈現料理烹調的過程,像是太過嗆鼻的黑胡椒鐵板麵,被冠上「通腸利器」的冰奶茶,以及香氣撲鼻卻乾柴的燒餅等,常見的早餐店品項若能自己動手做,將會有完全不同的品質與口感。

Soac 說,因為許多餐廳在烹調時使用大量加工食品,就算擺盤再高級,也讓人吃不出生活感。「其實做菜不需要多專業的工具、多高級的食材,只要懂得選擇新鮮且真實的食材,然後自己動手做做看,記住這個味道。」

我想,生活未必得向快速及便利妥協,但如果可以有意識的為自己和所愛的人選擇更健康、天然的食物,從每一天的早餐開始,試著讓身心得到滿足感,也是一種臺式早餐的全新詮釋。●



《台灣燙TV 》
即日起在「公視+」OTT 影音平臺播出





文 黃儒郁
攝 簡子鑫



Soac 料理人、節目主持人與飲食顧問,曾主持節目《雙廚出任務》獲得第 50 屆金鐘獎。近期發起「台灣燙」計畫,用輕鬆有趣的方式收集在地生活細節。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