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新空間左營
撰文=美斯樂
攝影=葉思吟
口述=郭至哲、陳雅容
一位原本在家族工廠擔任水族箱製作工作,另一位原本從屏東到高雄打拚,由於都對餐飲業充滿憧憬,交往後攜手挑戰新領域,渴望與更多饕客分享好咖啡。

遠遠看到「拾月菊府」的招牌,用字與裝飾風格,讓人乍看會以為是一間日本料理或和風廚房,前進一望又看到以竹子捲編的圍籬,將騎樓圈隔出一個半開放的用餐空間,頗有幾分南洋風味或峇厘島味道。入內坐定,餐桌上的餐點卻是全西式的品項,短短幾分鐘,讓人有種難以定位這家Brunch的迷惘。
這間改裝約半年時間的早午餐店,位處全國最大里「福山里」之中,前身為一間開放式的咖啡店。隨著附近新住家大廈不斷興建,周邊早餐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平價美而美到高檔法式麵包坊一應俱全,顯示連鎖與外來客增加快速,唯獨「拾月」已在此蹲點了十多年。
年輕夫婦郭至哲、陳雅容同心協力,打造了這間「想開的店」,十年多前兩人因為理念相似,紛紛離開製造業,跨足餐飲陌生跑道,選擇在新左營置產再出發。起初是經營咖啡店,致力於品質和品味上的追求,獲得不少行家讚賞。可惜當時的新左營發展剛起步,雖已有幾棟大樓、廠房,但附近上班族少,咖啡生意並不熱絡,一路上也幾度懷疑自己的堅持對嗎?直到高鐵通車後,生意變得熱絡許多,擺在騎樓下的幾張桌椅經常滿檔,兩人累得打烊後經常倒頭就睡,不禁感嘆:難道有了生意就要失去生活了嗎?

前年底太太懷孕了,夫妻倆越來越覺得未來親子生活的重要性,到了去年仲秋季節,決定將咖啡店改裝成Brunch樣式,希望未來每天營業時間限定在下午5點以前,晚餐及夜晚完全回歸家庭,雖然不少咖啡客覺得可惜,但兩人卻認為只是在咖啡外加賣了早午餐,對於咖啡的初衷與堅持仍然沒變。
郭至哲是個道地的高雄人,陳雅容自入社會後也一直在高雄,他們對新左營變化了然於心,歸納心目中的高雄人是「既傳統又愛嘗鮮、要好吃又怕貴、能一樓絕不上二樓、要停車何必找車位、有騎樓坐何必入店內」等特性族群,因此在店面設計上,除了盡量滿足客群基本需要,更追求以在地食材推出季節料理,避免一成不變,期待能讓客人覺得賞心悅目、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