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材×沈可尚】紀錄片是互相探索 不孤單的旅程
聊聊天 自由無框架的有機創作 撰文=葉思吟 攝影=莊騰傑、TIDF提供 林木材(圖右) 大學成立電影社,23歲立志成為影評人,遊走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現任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著有《景框之外
聊聊天 自由無框架的有機創作 撰文=葉思吟 攝影=莊騰傑、TIDF提供 林木材(圖右) 大學成立電影社,23歲立志成為影評人,遊走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現任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著有《景框之外
紀錄片百種想像挑戰視野 一個新視角 看見真實又奇幻的世界 說起觀賞紀錄片,總令人感覺必要,卻又難免擔心劇情是否過於煩悶,在看與不看之間徘徊游移。 對觀眾而言,紀錄片是一個認識他人世界的好媒介,「凝視」
學運紀錄片長期詮釋權爭奪戰的開打 一種影像 匯聚力量的集體創作 學運紀錄片的發起,開始於「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就來不及」的急迫感。當初與紀錄片工會現任理事長李惠仁、理事蔡崇隆討論,大家有個共識,便是要將能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採訪・撰文=徐紫柔 圖片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 華天灝 1981年生於台北,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2002年起,著手從事紀錄片、宣傳片、廣告等各種類型的影像製作,創
一種航行 跟著遠洋漁船看世界 口述=盧昱瑞 紀錄片《水路》(暫定)導演,為拍片放下陸上工作,終於了解遠洋長怎樣,影片仍在構思剪輯中。2005年為拍攝畢製,開始在高雄前鎮漁港的北堤走來走去,之後
一種影像 重燃人類色香味欲望 口述=張僑勇 國際電影工作者,長居加拿大蒙特婁,外公與母親為台灣人。曾執導《沿江而上》、《千錘百鍊》,獲得2008年、2012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等肯定。 撰文=葉思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