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四季・泥地裡的小蝸牛與鹿│在泥地裡順著時節過日子 長出未來冒險的勇氣
我也喜歡東部的四季分明,我太愛大自然了,每一刻的變化都很迷人,以前沒有環境也沒有機會去感受,以為臺灣只有夏天跟冬天。在這裡生活後外人以為失去的很多,其實得到的更多,教孩子把腳踩在泥土裡、認識野外植物,未來她們會離開父母去別的地方,但會保有冒險的本能與勇氣。
我也喜歡東部的四季分明,我太愛大自然了,每一刻的變化都很迷人,以前沒有環境也沒有機會去感受,以為臺灣只有夏天跟冬天。在這裡生活後外人以為失去的很多,其實得到的更多,教孩子把腳踩在泥土裡、認識野外植物,未來她們會離開父母去別的地方,但會保有冒險的本能與勇氣。
這裡的屋頂都是瓦片,下雨時總是叮叮咚咚的,當兵時我去到金門,在遙遠的小島聽著同樣的雨聲,感到那就是鄉愁。雨後空氣裡都是泥土味,這個味道至今不曾變過,我最喜歡大雨下過屋後的山邊煙霧繚繞,美濃舊稱「瀰濃」 就是在形容這濃重的山嵐。
我也開始租下有年代的老屋改造成民宿,這棟「晴海」從日治時期到民國初年,都是礦工娛樂用的撞球場,斜對面婆婆家以前是冰菓室,早期這帶叫焿仔 寮,後來種滿菅芒花被稱作大竿林,是村裡特別熱鬧的據點。我很喜歡舊時代的故事和建築樣貌,在修建時也盡力保留。
自然絕非總是浪漫,剛搬來的那年夏天,就遇上了 20 年來最強颱風,大風轟得整間房子都在震動,Fujing 只好隻身抵在冰箱和門之間,阻擋風雨灌入,這是第一次真實感到生命受到威脅,反觀兩個孩子在停電悶熱的屋裡打著赤膊跑來跑去,覺得好玩。那一夜,洗去了都市裡養成的傲慢,讓我們斂起嘻笑,更加認真地學習和大自然相處。
關於早餐,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完美的選擇,神聖而不可侵犯,如同南部粽與北部粽、蒸肉圓與炸肉圓,涼麵是否要加美乃滋一樣,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不適合,也許透過早餐也能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喔。以下列出的早餐類別,你是屬於哪一派呢?
臺式早餐店在臺灣人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從透早賣到中午,滿足所有飢渴學生和上班族的胃,除了自家巷口不知名的早餐店,近年愈來愈多連鎖品牌出現,琳琅滿目結合中西式的餐點,究竟要從何下手?本期小日子特別調查了三間人氣品牌早餐,精選出各家必點 TOP3,提供給有選擇障礙的你。
我最喜歡的 bar,是在波隆那郊區的 Gino Fabbri Pastry,由義大利知名牛乳製品集團開設,原本只是設置給員工的休息區,後延伸成一間由世界甜點主廚主導的熱門甜點店。在地人說,這間 bar 早在主廚來之前就相當有名,因為他們使用的食材都是在地新鮮取得。
沒有太多早餐專門店的日本,大多數人不是自己做早餐,就是購買便利超商的飯糰或三明治,更有許多上班族為了節省經費與時間,可能只是喝杯咖啡,或是選擇不吃早餐。起初不太習慣沒有親切早餐店阿姨、沒有奶茶蛋餅的早上,後來也漸漸適應自己在家準備奶油烤吐司配上咖啡拿鐵。簡單、觸手可及的「吐司麵包」成為我在東京不可或缺的夥伴。
Cover story 100 Let’s Breakfast ──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 到俄羅斯不要吃旅行者的早餐 文、攝 田家綾 書架上一直擺著米原萬
晴西在紅頭往青青草原的方向,馬路的左邊,大海的對面。踏上臺階就會發現戴著廚師帽的精靈在草皮上炯炯有神地望著海,這樣擺設,有種美國樂園融入原住民海島的特殊氛圍,但晴西無疑是視覺及味覺上都很道地美式的早午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