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 | 電影


《海街日記》

幸福總是一目了然
悲傷則要細細體會





4

收穫更多力氣接續電影落幕的生活,是《海街日記》之於我的魔力。

去年夏天窩在沙發看完導演是枝裕和的全部電影,《海街日記》榮獲心中第一名,至今屹立不搖。

撇開「坎城影展主競賽片」,「日本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攝影和照明」如此沈甸甸的頭銜,這是一部再清淡不過的片,如同是枝裕和大部分的作品,用高曝光低飽和的鏡頭,串起一個家庭(不論完整與否,我們姑且先稱它為一個家)掛在時鐘指針上緩慢游移,屬於細碎日常的片段畫面。


1 crop

四姊妹迥異但都隱含著溫柔堅強的個性,撐起偌大的老宅子,賦予了這棟她們口中戲稱「女生宿舍」靈魂。而故事中鮮少現身卻影響女主角們至深的男人都碰巧是「從生活逃跑的人」,像「幫朋友作保卻落得一身債、同情女人又馬上跟對方發生關係」、外遇離家15年的父親,和丟下一句「我把你借我的錢全給了那男的,妳去找更適合的人吧」便消失不見的男朋友。

面對這些在現實中足以讓我哭天喊地好一陣子的悲傷橋段,是枝裕和更多地描繪她們躺在盛夏的地板大喊「我要冰啤酒!」,在浴室看見蟋蟀時驚聲尖叫,坐在窗簷下不關窗吃著蕎麥麵配茄子和蓮藕天婦羅,睡過頭的早上胡亂扒幾口飯、拖沓著鞋子衝出門、邊翻找錢包邊追趕電車,這些「再平常不過」的畫面。


2

以如此明快清淡的日常鏡頭帶過,壓抑的日本社會中身為女兒、姊妹、女友,同時是被遺棄者、照顧者、和做為「必須體諒他人的人」的憂傷和隱忍,好似從背面用一種不帶壓迫感的輕輕口吻說:黑暗並非不存在,只是不管怎麼樣,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吧──嗯,導演一貫的作風!比起血肉模糊和傷心欲絕,這樣的平實淡然反而更能切中我心。


3

總之,這是一部很養眼的電影,不僅要感謝四姊妹精緻的臉龐,更多虧了是枝裕和清新又有力的敘事功力和鏡頭語言。畢竟能把長澤雅美和坂口健太郎裸身裹著毛毯熟睡的畫面拍的全然不肉慾,也就只有他了吧。而確實也有更多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都攀附在角色的一顰一笑、背影轉身或側臉線條間──像生活大部分時候,幸福歡樂總是一目了然,而悲傷痛苦則需要細細體會。





 李尤
圖片來源 取自網路





%E5%A5%BD 03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