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先決模式
郵差先生鏡頭下的臺南


一本攝影集 差差工作日誌


021




送信途中郵差的郷間影像記事 

臺南善化郵局郵差李翔,送信路線從善化區牛庄到安定區,因為看多了鄉間生活,從居民耕種的習性中發現平常人不易看到的畫面。三年前,李翔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送信過程遇見的各種人、事、物,以手機拍下工作途中的深刻瞬間。

在 12 年的郵務生涯裡,李翔花了一萬小時的工作時數,走過十萬公里的機車里程,共換了三臺郵務機車,印象深刻的是臺灣人的溫情:颱風天送信,居民會遞上雨衣,逢寒流時送信,騎車時兩手凍得發麻,就有居民奉上熱茶,因為郵差工作感受人群溫度,他用郵差的視角,拍攝最真實的臺灣人文風景。




開始接觸攝影,是因為三年前夜跑認識的同好,而遇見他們之前,我曾經歷很長一段低潮且封閉的生活,從事郵差十餘年,每天行走相同的路線,面對差不多的人群,就像餅乾盒的螞蟻,得不斷在狹小的空間裡轉。

曾以為我的人生可能就只會這麼過,直到這群新朋友帶著我登山露營,一起走進臺南巷弄裡研究老房子,拿著手機隨處亂拍,一起聚在臺南 321 巷藝術聚落的「萬屋砌室」工作室裡,我開始試著用不同角度看待周遭事物,走出原本為生活設下的無形框架,才驚覺原來自己所處的城市那麼美。





%E5%B0%8F%E6%97%A5%E5%AD%90 %E6%9D%8E%E7%BF%94 12




我負責送信的善化、安定、大內路線,是青壯年人口普遍外流、觀光客較少的地區,每天隨著風陪伴我騎過 60 公里路的,是一幕幕純樸的鄉間景色。我將綠色野狼 125 融進畫面裡,記錄在不同節氣、不同時分裡花草光影變化的樣子,希望在這日復一日的規律作業中,還能為自己留下特別的回憶。

除了記錄自己的工作,我也喜歡拍攝人像,像是靠賣臭豆腐養活五個小孩的阿嬤,做資源回收的奶奶,經歷嚴重車禍騎三輪車做回收的大哥⋯⋯在每天送信途中與他們簡單的寒暄裡,看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聽爺爺奶奶在微笑中道盡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場雙向的情感交換,他們給我不一樣的生命經驗,而我透過鏡頭,將他們對生活最自傲的樣子記錄下來。

工作之餘,我和萬屋夥伴們也不定期於工作室舉辦展覽或藝文活動,這裡最早是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的官舍,我們為這間百年老屋進行修繕與維護,將多餘的水泥與油漆打掉,不做其他裝飾,保留下來的紅磚地板、檜木窗櫺,都是老房子最原始的樣貌與氣味,偶爾開放參觀,為前來的民眾訴說日式建築工法與構造的迷人之處。



%E5%B0%8F%E6%97%A5%E5%AD%90 %E6%9D%8E%E7%BF%94 34


在經歷一段很長的低潮期後,我將心中憧憬的理想生活投射在攝影與老屋之上,維護、記錄老舊事物,對我而言是一種堅持經典的精神;這幾年在鄉鎮田野間,巷弄老屋裡看見老臺南的樣子,有別於觀光客擁擠的市區,或許這才是這座城市真正慢活樂天的模樣,是一種什麼都夠用就好的知足。

有人說我的照片讓許多異鄉遊子一解思鄉之情,也有人說我的照片讓外地人看見臺南在地鄉土,但在走過這些年的人生寒暑,領略過四季變化後,回歸按下快門的每一瞬間,都是我對生活最深刻的體會與感觸。●





口述 李翔
 林筑婷
 何紹齊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