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家齊聚臺南
用光捕捉藝術掠影
┃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
光是文明,是我們的視知覺,也是建構日常生活的根基。而在你我日日忙著追逐物理與精神世界明亮的同時,有一群人卻擅於反其道而行,潛進光線背後的幽暗海底,把藏在影子世界中,有關形體的變幻莫測、虛實的視覺詭計,和存在與否的哲學思辨一併捕撈,使一切得以浮出「視覺黑箱」的海平面。在他們巧妙的手下,慣於被我們忽略的另一個魔幻世界已然拉開帷幕。

這次,臺南奇美博物館邀請了來自 11 個國家的 15 組影子藝術家,帶著各自在黑暗世界發掘的驚喜來到我們眼前,打開光影的魔法寶盒。展覽由五個投票箱串連,從「你是否常忽略影子的存在?」、「影子是實體的嗎?」、「影子會反應物體的輪廓嗎?」,到「如影隨形有例外嗎?」、「有彩色的影子嗎?」,抽絲剝繭,引領觀者在遊走於 15 個空間的同時邊不禁自問,我真的認識影子嗎?我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嗎?


黃色小鴨化身駝背的小偷、刨刀搖身一變成精美的打字機,而童年透明的藍色小豬存錢筒映出憂鬱破產族的面孔⋯⋯。來自比利時的文森.巴爾某日無意間將桌上茶杯的倒影和信手的塗鴉結合,運用獨特的幽默感和想像力,開啟為一件件生活小物背後的影子扮裝的創作之路,將影子們化為一個個討喜又療癒的角色。
接著來到荷蘭視覺藝術家迪特.韋吉曼的展間,看他將殘缺的家具、玻璃碎片和枯枝敗葉堆疊,藉著光投射出斷臂維納斯、大衛像等雕塑名作,呈現垃圾物與經典美麗之間的反差。而搭乘桑久保亮太的回憶小火車時,沿途經過的一件件日常物品逐漸在牆面上化身你我人生列車窗外,日漸消逝的片片景色⋯⋯。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影子不過是物體本身投射」的刻板想像在走出這些空間後也一併被顛覆。

而除了視覺的把戲,影子更是藝術家們情感和思緒的發聲者。來自巴基斯坦的阿妮拉將伊斯蘭圖騰和她對於傳統文化的複雜情感轉化成一個神秘鏤空的寶藍色立方體,藉由光影打造出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空間,突破了傳統觀念中男公女私的領域劃分界線。在你為這空間的繁複、華麗倒抽一口氣的同時,更會驚嘆於其背後打破性別、種族和文化隔閡的強大包容力。


而山下久美將一張張正方形的色紙折出不同的摺痕,側光亮起,勾勒出一張張生命中曾相遇的側臉線條——原來薄薄的紙下是她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和對人深厚的感情啊。亞塞拜然的阿拉卡羅夫則用書桌上的同一堆物品,投射出兩座截然不同的東西方城市輪廓,宣告對家鄉文化衝突的無聲抗議——人們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知不覺間,影子早已跳脫視覺層面的幻術,進一步鑽進我們的精神,變身開啟思考模式的開關。

現場還有更多令人驚喜的藝術品與互動裝置,讓我們得以窺探這不曾有機會看見的世界。無形體的影子,卻能勾勒比實體更柔軟的樣貌,躲在暗處,悄悄訴說著世間萬物無限的可能。走出展廳,從暗影的世界回到光明,躺在牆壁上的最後一個投票箱靜靜提問,「是否改變對影子的原初印象?」投下心中的答案,走出影子的世界,部分對黑暗的恐懼好像也一併被留在身後了 ——原來世界反而因著暗影,而更加多彩。
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
日期|2019/07/13 Sat.-2020/06/02 Tue.
時間|09:30-17:30 每週三休館
地點|奇美博物館(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票價|NT$300/張
文 李尤
攝 王建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