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傑】澳洲露營的日子
澳洲露營的日子 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 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前幾日去勘景,地點是露營活動的宣傳場地,聊著
澳洲露營的日子 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 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前幾日去勘景,地點是露營活動的宣傳場地,聊著
終於確定了,她為什麼從沒提過與我的共同回憶?原來,她已經不記得我了;原來,這已經成為我自己一個人的回憶了。
我不一定真的迷路了,也許只是喜歡聆聽電話接通時,錢幣「空通」一聲掉落的聲音,好像直直墜入我的心臟。
伍佰的經典吉他獨奏多矣。若論他彈的電吉他,我始終最愛〈點煙〉,那深黑濃烈的藍調搖滾,完美呼應了江湖男兒的臺語氣口。但若論所有伍佰彈的吉他 solo 我心目中的第一名,恐怕還是一柄木吉他:《樹枝孤鳥》的〈斷腸詩〉。那段獨奏只不過是幾個音符不斷重複下行,爬完一段再一模一樣重來一遍,簡單得近乎笨拙,可又輕巧瀟灑得不得了。
三年前,遞出巴氏量表,確認將會多一個外國人住進我家之後,最令我苦惱的就是,這位外籍看護要睡在哪裡呢?
根據作家 M 宣稱,在眾多採訪邀約中選擇了我們,是因為「資深」這兩個字,這讓我們感到十分驚訝,「資深」接下來就是「退休」,難道身為女作家的她不以為忤?以下即為一個炎熱的夏季午後,等待著不知會不會來的一陣大雨,虛擬記者與作家 M 的訪談記錄。
我剛從一趟遙遠的旅程回到臺北家裡。離家前幾天,是你在家鄉香港的告別式。許多朋友都去了,成群歌迷穿著黑衣排長長的隊,安安靜靜等著向你致意。我託朋友送了一個花籃,回到家裡,一疊待拆郵件等著我,其中就有香港寄來的,親友為你編的紀念冊。扉頁用了描圖紙,印上你的詞曲手稿,還有去年臺灣 Clean Tone Live 小巡演的曲目單,仔細一看,曲序塗塗抹抹,煞費苦心。
搖滾巨星「花公雞」Rod Stewart 的成名曲和我同齡,是 1971 年的〈Maggie May〉。直到現在,幾乎他每場演唱會的安可曲,都是這首敘述少年和大齡女子同居的名作。
這一場秋日旅行來到了旅伴前半生最重要的青春生活場域,我們選擇投宿在距離市區與金門大橋都不遠的舊金山日落區。核對門牌之後,房東出來應門,是個身形嬌小,滿臉帶笑的澳門女生。
大學時候,和立志成為小說家的哥們兒聊文學。他說:你看四季分明的國家,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有密度、有厚度,像舊俄小說家那些大部頭大長篇,就是需要那樣廣大的國土來孕育啊。說到這兒他嘆了口氣:「你不覺得在臺灣,不管往哪個方向,一直走一直走,沒多久都會掉到海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