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謙|理解角色也在理解自己了 放下控制我變得更真實了
No.128說說話 理解角色也在理解自己了 放下控制我變得更真實了 — 劉俊謙 2020 年劉俊謙以香港電影《幻愛》中有思覺失調症的小學老師一角在大銀幕上更為人知,也打開了他後來出演電影《小曉》的機運...
No.128說說話 理解角色也在理解自己了 放下控制我變得更真實了 — 劉俊謙 2020 年劉俊謙以香港電影《幻愛》中有思覺失調症的小學老師一角在大銀幕上更為人知,也打開了他後來出演電影《小曉》的機運...
中文和英文又像是兩個世界。我好奇看似平凡的日子,原來充滿變奏的符號。這樣的書寫,儘管建立在每天的限制,卻讓生命以一種極度自由的狀態被讀取了。
這幾年反覆地練習來強壯內心,各種焦慮都緩緩被卸下,我理解到當換個視角看世界,知道擁有就是豐足的,而我們每個人都是無限的,就能不斷去成為心中最好的自己。
演員的工作必須不斷地釋放電力,而料理就像在為自己充電。在城市裡生活,總是有很多煩惱,像是等待工作的空檔,必須面對無法預知的未來,常常會困在自己的憂慮中走不出來,其實在做菜的過程裡,反而能解開心裡的結,透過與食材間的接觸,更尊重每一道料理,每一種食材,也更善待自己。
其實我不認為情緒是不好的東西,負面情緒常常是引發我創作和書寫的起點,翻看自己的文字,有時會很驚訝以前會因為那樣的小事讓自己如此不快樂, 現下卻能看得很輕很輕了。
一路演到現在,真的覺得演員需要人生歷練獲得智慧,到了對的年紀、嘴邊多了幾條法令紋,有時什麼話都不用多說,甚至不須用力,一切就都對了。
每次攝影都是一個當下,拍攝人物都是沉重的,融合了我的視角,但不能只有我的詮釋。每次攝下一段故事,也是一次次跟自己的對答,照片成為一幀被攝者、城市與我共存的風景,漸漸地攝影從興趣變成了使命,不斷地促使我拍下去。
這份工作讓我變得柔軟,開始願意了解這世上各種不同的人。
文 游姿穎 攝 張界聰 莫子儀 演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活躍於舞臺、電影與電視圈,並曾多次入圍金鐘獎。近期以音樂劇場,詮釋個人書寫。 不同於演戲,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出口。做演員時,總要思考許
文 楊芷菡攝 韓承燁 鍾瑶 演員、咖啡店老闆。熱衷於旅行,曾遊走紐約、歐洲各國。生活離不開大海,熱愛潛水。最喜歡的書是夏目漱石《我是貓》。 「演戲就要像瘋了一樣吧,演員應該是瘋子,我就是一個。」阮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