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隱身老宿舍的私房料理 讓食物持續繫絆在地
對我來說做菜跟習武很像,隨時間慢慢累積能力和對食材的了解,有天突然頓悟,開始能融會貫通,於是從簡餐一路做到無菜料理,餐廳地點也換了五次,每一次的歇業和開張都是對自己設的全新挑戰,也很感謝客人們總不灰心地跟著我跑來跑去,這就是嘉義人可愛的地方,愛恨分明的直接性格,一旦喜歡上了就不准別人說你壞話,是帶點傻氣的魅力。
對我來說做菜跟習武很像,隨時間慢慢累積能力和對食材的了解,有天突然頓悟,開始能融會貫通,於是從簡餐一路做到無菜料理,餐廳地點也換了五次,每一次的歇業和開張都是對自己設的全新挑戰,也很感謝客人們總不灰心地跟著我跑來跑去,這就是嘉義人可愛的地方,愛恨分明的直接性格,一旦喜歡上了就不准別人說你壞話,是帶點傻氣的魅力。
這裡很慢活,工作之餘還有足夠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棟建築原本是一間老診所,閒置許多年,綠色鐵皮已經生鏽,中間閣樓擋住向東方的光線,讓空間看來灰灰暗暗,院子裡腐壞的木柱還爬滿白蟻。我們盡可能地不破壞房屋原本的結構,架起大片玻璃拉門讓陽光進來,也因為喜歡傳統日式建築的緣側,靠窗而建的走廊,也讓故鄉來自日本的房東看了相當開心。
我覺得物品會美,是因為有人的使用痕跡以及時間留下的印記,像銅就是經過人們的撫摸和歲月的沉積,從原先的光亮轉為內斂的色澤,銅金染上一點油墨般的深色才是最美的,這些老物經過流傳之後顯現的皮殼,就是它們獨有的美感與拙趣,也希望這些被好好保存的物品,可以再次被使用,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一種惜物的心情,更是讓它們在新的人生中再次綻放。
蒐集花磚美麗紋理找回老屋的生活況味 一種收藏 臺灣花磚 以前我並不知道什麼是花磚,直到念書的時候追女朋友,為了找話題, 聊到她臺南善化老家的花磚,才漸漸產生好奇和興趣。在翻讀文獻、請教專家的過程中,發
造訪嘉義,除了美食和阿里山,還有戲劇等多樣活動可以看,「嘉義市玩FUN藝術節」(即日起~10/30,嘉義各地)。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 插畫想像空間 口述=許瑞芬 前兩年勤跑市集,去年開了實體文藝小舖,在改造老木屋裡,也收放其他創作者作品,成為多元創作展示平臺。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 巷弄書房 陳秀蘭 難以抗拒書本魅力,還不想放棄閱讀的各種可能性。愛山、愛書、愛家鄉,為吸引客人常常到訪,潛心研究季節甜點,並積極與嘉義其他五家書店合作。 撰文=易非 攝影=李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藝文新空間 口述=黃逸蓁 25X40藝文空間創辦人。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畢業,因為搞不懂設計為何老是跟行銷Say No,決定去唸工業設計研究所,卻因此接觸了文創。 撰文=葉思吟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 有豆香的書店 口述=敏華 和詩涵同為「島呼冊店」經營者,一位是「社工人」,一位是「豆子人」,謹守不用賺太多,能維持生活就可以的生活理念。自稱為「移動的一代」,成立「翻轉嘉義工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 蔬食餐廳 口述=張志聰 出生在嘉義,並以地方作為生活和理念推廣基地。自懂事後就想從事與藝術相關志業,溫和外表下有顆堅毅的心,八八災後上山拍攝紀錄片,開啟與小農合作機緣。 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