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展覽】走訪北門 不要錯過的記憶風景
臺北忠孝橋引道拆除之後,我們和歷史之間的那一座記憶橋梁被拆除了。遮掩多年北門的美麗風貌,終於重新展現。 談及「北門」,就不得不提位於北門附近的「撫臺街洋樓」。 因北門的復甦逐漸被大家關注
臺北忠孝橋引道拆除之後,我們和歷史之間的那一座記憶橋梁被拆除了。遮掩多年北門的美麗風貌,終於重新展現。 談及「北門」,就不得不提位於北門附近的「撫臺街洋樓」。 因北門的復甦逐漸被大家關注
海港旁生活物件的拆解與重塑 一個展覽 2013 FORMOSA 雕塑雙年展 冬天依然艷陽高照的高雄城,沿著愛河到 「駁二藝術特區」,33 位台灣當代雕塑家的創作正熾熱展出,鋼鐵、銅雕乃至於各種複合媒材
王士芳、黃威融策展「聽.說 田中央」特展──編輯人眼中的Living in Place 撰文=馬萱人 曾任職廣告公司與媒體,建築為主跑路線。最新作品為「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東京間美術館之特展專。 &
葉忠宜策展「2PM – 2AM 平面日常 ── Day 1 荷蘭日」 撰文=Chienwei Wang 曾任攝影、記者 、編輯、自由撰稿人,在出版界打滾數年。目前為藝術設計書系主編,與一對
徐明瀚 念哲學系時寫過四年誠品文案,碩、博班評論電影與藝術至今,深信思想是停留在最大擺盪下的最小振幅之中,主持有「綠洲藝影」。 2015.10.9-2016.1.10 臺北市立美術館 今
羅健毓 英國愛丁堡取得藝術節慶碩士,創辦YOUNG ART TAIPEI,相信藝術文化終須與人群緊密結合。 由黎莎・亞瑪蒂(Leeza Ahmady)與歐布列塔・亞格・安卓芙(Ombretta A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