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Sheon × 柯家洋|不管幾歲都是男孩 男人只是一種偶然的狀態
聊聊天 不管幾歲都是男孩男人只是一種偶然的狀態 ┃ J. Sheon × 柯家洋 ┃ J. Sheon 年發行首張同名專輯《街巷》,入圍當屆金曲最佳新人,今年推出第二張作品《巷子內》。在紐約待過八年,
聊聊天 不管幾歲都是男孩男人只是一種偶然的狀態 ┃ J. Sheon × 柯家洋 ┃ J. Sheon 年發行首張同名專輯《街巷》,入圍當屆金曲最佳新人,今年推出第二張作品《巷子內》。在紐約待過八年,
人生中總有那麼幾個片刻,音樂並非從耳機那端傳來,而是從內心深處隱隱作響,音符震動搖晃著原本沉穩的意識,按耐不住逐漸上漲的聲響,思緒被旋律牽引向前。在面對生活突如其來的狀況,無論驚喜或驚嚇,憂傷或泰然,那一瞬間,你心中奏起的又是哪一首呢?
承認自己不足的過程痛苦且真實,當內心認知到不得不接受梳理完的解答,是最令人感到支離破碎的瞬間。在別人眼裡,我轉行了,對我來說,其實是一段療傷的過程。當時很常聽陳綺貞的〈還是會寂寞〉,就算唱的是情歌,音樂真的帶著我的失落,一起走下去了。
那段兒時的日子,她們把苦情臺語歌和鄧麗君種進我的生命裡,之後,每當遇到工作或感情上的失意,時常想到的都是孫淑媚的〈媽媽你無對我講〉,裡面唱著:「啊 媽媽 你交代的話攏 有聽 /人生的路途 阮步步小心行」,我想這就是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情吧。
面對離別的當下,腦筋其實一片空白,空氣很冷很安靜,我告訴父親,我唱歌給你聽吧。他年輕很喜歡西洋老歌,我哼著〈Moon River〉、〈Too Young〉這些經典老歌,歌曲就好像時光隧道,連結了他青春的美好時刻,病危的他表情顫動,原本以為要天人永隔時,竟就好轉了。
高中在花蓮念書,大學上臺北,搭火車在城市間移動,陪伴我的是 CD 隨身聽,有時聽著就流下眼淚。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思考該帶哪一張專輯出門,像是一場慎重的儀式。有張清芳、瑪麗亞凱莉,後期是徐懷鈺和阿妹,我常說形塑自己感情觀的倒不是文學作品,而是作詞家林夕。
不同人生階段都有屬於當下的一首歌,有段時間遇到不好的人,睡前反覆聽著娃娃的〈晚安 晚安〉落淚;現在聽到 Coldplay 的〈The Scientist〉還是可以迅速拉回 19 歲,想起那個不斷迎合他人委屈自己的女孩,再次聽到這些藏在音樂裡的自己,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與不同而感動。
我隨著果菜市場從黃昏拍到隔日早晨,當多數人還在熟眠中,這裡正熱鬧,熄燈結束工作時,臺北的一天又開始了。
對你而言,「美」是什麼呢?長久以來,大家都在尋找美的定義,但也許你沒發現,在日常生活裡,充滿著美的事物,在A8 藝文中心的〈玩美元素— 重複×秩序〉特展,由七位藝術家及學者共同參與,將「重複的秩序性」帶入各自的創作中,讓更多人感受美的核心元素。
記得那天抵達竹山菸葉廠的時間是午後,在參拜完紫南宮、進食了北港香菇肉羹之後,身心都滿足舒暢之時,沉穩木屋恰好遮蔽開始西移的陽光,微風輕輕拂過髮梢,而我彷彿已置身在寧靜的世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