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98 編者言|生活再糟,也不敷衍任何一頓飯
吃飯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無論你是吃兩餐、三餐甚或四餐的人,吃下去的食物會變成你的樣子,你對待自己方式,久了就是你的氣質。
吃飯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無論你是吃兩餐、三餐甚或四餐的人,吃下去的食物會變成你的樣子,你對待自己方式,久了就是你的氣質。
親手做幾道美好的家常料理,用你專屬的拿手滋味,照顧好所愛的人們,滿足他們的心靈和味蕾,也別忘了始終陪伴一旁的毛小孩們,無論是狗狗或貓貓,跟著好味小姐的簡單食譜,為牠們也準備一頓好的吧!
我從身邊熟識的朋友詢問,逐一到家中試菜,記得第一位是新竹的劉爺爺,90 多歲的他是跟著國民政府來臺的退伍飛官,擅長東北菜,爺爺重聽,幾乎都得透過兒女孫子說明,那趟也順道拜訪李奶奶,聽了不少故事。他們常說自己的菜端不上檯面,卻又默默期待人們誇好吃。
媽媽對廚藝研究頗深,小籠湯包、紅燒牛肉麵都能做,雖然跟著學過幾道,但日常炊煮幾乎都以能簡單料理的為主,義大利麵、烤時蔬、韓式泡菜鍋都是桌上常出現的菜單。Vanessa 嗜肉,詠圭最愛根莖類,我將大家的喜好記在心裡,結合自己的口味,同時照顧大家的需求。
腦海中的吃飯場景總是熱熱鬧鬧,外公外婆過世之前,每逢週末或過節,一大家族 20 多人擠在小小平房,飯桌上的菜只能多不可少,所以即便在外租屋,我依舊喜歡在家招待朋友,他們也跟著我吃川菜,雖然被辣到鼻水直流還是忍不住直點頭。
設計會有對美醜主觀的好惡,但食物要做到讓每個人都認為好吃反而容易,這週要買什麼料、哪些蔬果能放多久?對我來說,煮菜是一種整理的功夫,要怎麼把拿到的素材變成一桌料理,其實跟設計有點相似,為自己規劃午餐、晚餐,既能讓我抽離工作,又能訓練我做設計的思考,成為了一種生活裡的小遊戲。
自家下廚,蔬果或海鮮肉類一定到傳統市場採買,不喜歡食材被塑膠袋包住,摸不到也看不出新鮮度和色澤,唯有西餐用上的國外香料,橄欖油、起司、生火腿等等才到超市。我趁著週末採買,一個人搭著捷運到東門市場,有時間再開車往濱江、士東市場找,橫跨整個臺北張羅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