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推開靛藍色大門 走進奇幻的設計印刷工作室
工作室日常 O.OO Risograph & Design 歐點歐歐工作室 文 吳亭諺、駱亭伶、湯明潔 攝 張界聰 盧奕樺(右),朋友都叫她Pip,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
工作室日常 O.OO Risograph & Design 歐點歐歐工作室 文 吳亭諺、駱亭伶、湯明潔 攝 張界聰 盧奕樺(右),朋友都叫她Pip,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
工作室日常 Spacebar Studio 空白鍵影像 文 吳亭諺 攝 韓承燁 口述 殷振豪 由導演及監製殷振豪(後右),和美術指
工作室日常 夢想、工作與喜愛事物合一的地方 撰文=駱亭伶 攝影=吳毅平 今年夏天在進行《一個人》特刊後製收尾時,我到平面設計師Peter張溥輝的工作室。通常編輯親自跑到外包設計的工作室
口述=林淵源(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從事建築設計20年資歷,作品曾入圍住宅建築獎,代表作有新竹寶山鄉THOUSE等。 撰文=劉繼珩 攝影=林淵源 1989年4月29日,
口述=Issa、Joe、Sihow、Xiang(SENSE30經營者) 四位創意設計工作者,分別為唱片封面設計、畫家、老車收藏家和SENSE30店長,因為共同喜歡復古單車而結合,嘗試推動城市慢騎的生活
口述=比爾賈(Bounce工作室負責人) 剛獲得2012年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的MV導演。當過唱片企劃、唸過北京電影學院。熱愛蒐集電影海報、玩具公仔、好書和畫冊。 撰文=林正文 攝影=陳昭旨 我從學
就著日光刻圖章直到日頭落下 一個印章 夏米的橡皮圖章練習場 穿過蔬菜鋪子、雜貨鋪、五金水電行, 順著老公寓細窄的階梯而上,便是隱身於板橋老市街的夏米工作室,推開門,書本、雜貨、古董家具、工具,圖章半成
Cover story Work & Life Balance 口述=楊浩明 & 蕭永明(皮件設計師) 共同創辦「後台集創」,座右銘是「一個物品要好用也要好看」。手作皮件之外也包辦企
Cover story Go Upstairs 口述=鄭靖瑜 「Underon 上下誌」媒體與空間平臺創辦人。做過報社記者、月刊編輯、廣告公司文案與文創活動行銷。對文字感到枯竭時,因報導新銳藝術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水電傢伙的超凡創意人生 口述=林庭安 自號「古墨」,在馬來西亞長大的臺灣人,婚後移居臺南,一邊陪老婆守護家族嫁妝店,一邊開炒飯店賺取家用。工作室置身熱鬧市集裡,大剌剌刺青不怕人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