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著日光刻圖章 直到日頭落下
就著日光刻圖章直到日頭落下 一個印章 夏米的橡皮圖章練習場 穿過蔬菜鋪子、雜貨鋪、五金水電行, 順著老公寓細窄的階梯而上,便是隱身於板橋老市街的夏米工作室,推開門,書本、雜貨、古董家具、工具,圖章半成
就著日光刻圖章直到日頭落下 一個印章 夏米的橡皮圖章練習場 穿過蔬菜鋪子、雜貨鋪、五金水電行, 順著老公寓細窄的階梯而上,便是隱身於板橋老市街的夏米工作室,推開門,書本、雜貨、古董家具、工具,圖章半成
藤森照信蓋房子堅持和環境發生直接關係 一個建築觀點 藤森照信 × 野蠻主義 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也是一位建築觀察家。他的建築作品特色是沒有明確的新舊分界,即使剛完工,也宛如十幾年前就應該佇立於此了。
一般雜誌報紙會由人行道上書報攤販售,讀者可以很快地結帳走掉。放在書店裡的書類雜誌,多會被放在藝術書區或文學評論期刊附近,或是特別獨立一個櫃子陳列各期過刊。今年夏天到巴黎旅行,就是預計找一些台灣沒有進口的雜誌,順便觀察法文出版圈最近創刊的雜誌類型與主題走向。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Eddie Wong 從過去擔任驗光師的經驗,設計戴了不會痛、也不滑落的眼鏡。從製 作手工眼鏡的過程中,體會到鍛鍊意志力與耐力的重要。 Comma Eyewea
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Tom & Gary 平面設計師Tom(左),和出身眼鏡代工家族的攝影師Gary(右),因喜愛偉士牌機車結為好友。兩人想藉眼鏡詮釋對復古經典的熱愛,共創
把說不出口的想法穿在身上 一種設計概念 對生活的感觸是創作養分 今年初,我在倫敦時裝週發表了兩季作品:「石油的一生」和「訊號」。這兩個看似沒有關聯的設計主題,卻有著無法分割的主軸。新一季的「訊號」不同
Cover story Work & Life Balance 口述=李倍(新銳服裝設計師)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自創服飾品牌「Dleet」,以解構、玩轉穿著邏輯的設計持續試驗,窺探保暖
放假的時候,盡可能離開台北,到某個小鎮坐公車、散步,去象山、陽明山爬山,去游泳、玩滑板,總之就是不待在城市裡。
家對很多人來說是「窩」,是一個重要的地方,不論是待上一整天或是幾十分鐘,那個空間要能讓人覺得身心安頓,像是充電一樣,可以舒適地生活。
Cover story Creative Cuisine 口述=張開方 & 曾翔昱(Urban) AGCT品牌服飾設計師,將文化的觀點切入設計,經營「AGCT apartment」,以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