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28 The Islands
破曉之前
逃到綠島潛水
┃ 黃于洋 ┃

黃于洋 發起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的團隊「歐北來」成員之一,曾出版旅行散文《路過》,希望自己是說故事的人。
當桌前堆滿工作,筆電的藍光映在臉上閃爍不停,每天的日子總是在匆忙中渡過,某日睡前接到好友 Daniel 的電話,劈頭就問我在哪裡,一聽到他說要到台東海岸,幾乎是想也沒想地立即從新北市的家裡起身出發,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希望趕在夏季結束前,任性的逃向大海。
我們徹夜開往東海岸,看著太陽升起,太平洋的浪打在巨大的岩石上,耳裡只容得下海的呼吸,彼此都知道,這趟突如其來的旅行,目的絕對不是要造訪一些觀光景點,也不是著名小吃。我們只是想感受東海岸那總是能撫慰人心的藍,有時開心的笑出聲來,有時一句話也不說,就只是靜靜的讓太平洋的湛藍染進眼裡。無懈可擊的藍。
Daniel 問我是否曾在台灣潛過水,這麼一問卻讓我驚覺,身為救援潛水員,曾在世界各地潛水過,自己是台灣島國的孩子,竟然沒有潛過台灣的海,我對 Daniel 說「今天就去綠島潛水吧。」天剛亮,我們已經坐在台東富岡漁港碼頭。搭上前往綠島第一班船,船身搖晃得厲害,讓人頭暈目眩,每個人都面露難色,強勁的東北季風不斷吹來,我們幾乎是在舉雙手投降前一刻下船。

我們在綠島,「Green Island」那麼美的名字。
碼頭外,充斥著拉客的計程車司機,還有機車出租店,我們微笑婉拒運匠,他們也不因此就收起溫暖的笑容。一條不過 20 公里的環島公路,騎著機車不消一小時就能繞過一圈,但當時不知道的是,一個面積不過 16 平方公里的小島,會帶給我們多少驚奇。
當時正值東北季風的季節,潛水店老闆告訴我們,只有島嶼的西南側能夠潛水(龜灣、南寮等),正在考慮著價錢、天氣時,老闆拋了一句「如果你是潛水員,來綠島卻不潛水,那剛剛在船上忍受的那些不舒服就白費了。」於是便不再猶豫。

「啵」一聲下水的瞬間,一切都值得了。
清澈見底的海水,能見度高,綠島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微孔珊瑚,高達 12 公尺、超過一千年歷史,當地人稱為「大香菇」,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珊瑚與軟珊瑚,我幾乎是在水裡微微張開了嘴,身為一個臺灣人,卻從來都不知道我們擁有的是多麼珍貴的資產,我們在水裡自在穿梭,偶爾對著魚群扮起鬼臉,一支氣瓶的時間(約 40 分鐘)幾乎是轉眼就過了。兩次潛水後,仍意猶未盡。
我們身上還帶著太平洋的鹽,隨意走進一間招牌寫著「老闆釣的魚」的小吃店,菜單上有著梅花鹿肉,還兼賣暈船藥,和朋友打趣說「只有綠島才有這樣的小吃店吧。」我跟 Daniel 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旅行,也不做任何計劃。

一直到太陽下山時,才開始想著晚上要在哪裡落腳,而那是我們認識荷蘭人 Jan 的時候,他在六O年代以海路來到臺灣,當了許多年的船長,沒想到愛上了一個臺灣女孩,就這樣停泊靠岸。遇見他時,他正在綠島短居,老婆先回臺灣本島,Jan 一個人和一隻狗,經營著一間招牌只寫著「Hostel」的民宿,沒有華美的裝飾,沒有讓人想再多賴床的高級彈簧床,只有個簡陋斑駁的招牌,但說著深深的故事。
那幾天的日子裡,我們不需要手錶,睡醒了散步,累了就停下來,餓了就大口地吃,需要力量時,碰一碰太平洋的海水,充飽了電,便繼續走。東北季風一樣咻咻地吹著,帶來遠方鹹鹹的風,吹在身上和髮稍,有時候覺得,自己可以就這麼被吹走,消失在那片海裡。
回到城市後的我們,帶著太平洋給的力量,好好地,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文 黃于洋
攝 黃于洋、Daniel Braha
Info:
綠島位於臺東外海約 30 公里處。面積約為 16 平方公里。從台東豐年機場搭機直飛;海路由台東富岡漁港至綠島南寮漁港,時程約 50 分鐘。當地海草料理,鹹點甜品皆有。
Hostel 位於綠島南寮漁港附近,一個荷蘭人 Jan 在綠島短居時所開的民宿,目前暫停開放。易暈船者記得在登船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先吃暈船藥,旺季時(四至十月)得先預定機車。
► 更多綠島景點及民宿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