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清輝窯|窯燒一只青花瓷碗 封存永不褪色的經典記憶

小日子 x 台灣啤酒



DSC00437 scaled
清輝窯於1951年建立,現今由第三代接班人林正誠接手轉型。

與三五好友坐在小吃店的紅色塑膠椅上,手拿白底青花的瓷碗,是台灣小吃經典的搭配,即便無法確切道出它們的名稱,卻是伴隨著時代成長的深刻回憶。

今年,經典台啤以「進來坐坐吧」為主題,以在地人情味帶大家感受經典好「位」,邀請各位找尋生活中有故事的椅仔。在臺灣這座寶島上,有許多隱藏版人物與台啤一樣堅守職人精神,並隨著時代創新、傳承。盛夏之際,邀請你一同入座,台啤與你分享各領域職人的傳奇椅仔故事,一起拿罐啤酒,聊聊如何在日新月異中,透過創新、成為經典。

細緻條紋與復古別緻印花相襯,熟悉的瓷碗是產自位於新北鶯歌的「清輝窯」,由於創辦人林清及第二代經營者林清輝當時尚未熟諳品牌建立的概念,因此攤販之間都習慣稱之為「阿輝伯仔」的碗,這般親切、富有人情味的稱呼也讓清輝窯更迅速地在常民的生活之中流通。


DSC00469
瓷碗內裡可愛的熊貓圖樣,為六、七〇年代,清輝窯最熱賣的款式。

正宗的清輝碗已在二十世紀末停產,現今僅能在超過二十五年以上的老字號店鋪看見它的身影。「做清輝窯的小吃碗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生意。」其碗型厚實不燙手,是以「釉下彩」的工藝技術一一燒出,不僅外型華麗外更是堅固耐用,即便經歷世代交替,依然歷久彌新地長存在各地小店內,因此也成為店家們十分喜愛的生意碗,在臺灣飲食文化發展中,成為一世代人的共同記憶。

走入窯廠,燒製窯器的熱氣與土胚氣味首先迎面而來,隨著廠內深處細小明亮的火光,一見這個時代陶瓷產業的蛻變。在戰後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民生對於陶瓷的需求提升,為了能快速大批量產,廠內從七〇年代起,便透過全日不間斷的自動化機械燒製瓷碗;林清輝帶著與眾不同的遠見,甚至無畏辛勞,遠赴日本參訪學習,並購入第一台陶瓷釉下彩直印機,成為全臺第一家擁有直印技術的陶瓷工廠。


DSC00473
青花瓷碗的市占率曾高達六成,承載臺灣一世代的經典回憶。

然而八〇年代後中國開放外銷,國內陶瓷產業經濟開始備受衝擊,清輝窯因此忍痛將製碗的機器與設備轉售,並積極投入產業轉型,林正誠兄弟三人從零開始攜手研發,無論寒冬艷陽,投注近兩年的心力,即便打開窯爐無數次望見的都是無法成型的陶瓷粉末,林正誠說道:「當時真的從未想過放棄。」在成功看見作品成型的剎那,眼下只剩感動,清輝窯也終在堅定的意志下,另闢一條蹊徑,投入精密工業陶瓷的全新領域,在這個世代下重新被看見。


DSC00312
清輝窯現今轉由製作精密工業陶瓷,為陶瓷產業開闢嶄新道路。

「我希望能把這項產業傳承下去。」林正誠以堅定的神情,訴說當時決定繼承家業的意志,如同台灣啤酒延續在地經典的理念,清輝窯也以創新的方式,在時光的洪流中屹立不搖,讓這份工藝技術的文化意義橫跨新舊時代。

DSC00234
職人們面對時代的考驗,不畏艱辛讓窯藝傳承下去。

回望超過半世紀的產業歷程,清輝窯在時代下創造無數輝煌,將燒製陶瓷作為一生己任,從中燒煉出可敬的職人精神,即便時代更迭,依然長存永駐,如同那把熱炒店的紅椅仔,以及盛裝在地小吃的清輝碗,看似平凡的日常配角,早已悄然將世代經典烙印於常民記憶當中。


DSC00308
小憩暢飲沁涼的台灣啤酒,是林正誠不陌生的日常記憶。

看完記憶中最深刻的清輝窯職人分享如何成為經典,台啤也準備了更多不同的台灣經典椅仔帶你一同回味台灣的美好日常。即日起至9月30日,參與「進來坐坐吧」活動網站互動就有機會抽中限量主題啤酒玻璃杯和復古帆布袋!看完經典台啤分享的紅椅仔故事,也歡迎你跟大家分享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那張椅仔。●



 ➤ 即刻入座

*未滿18歲禁止飲酒
*禁止酒駕 酒後找代駕 安全有保障



廣編特企  台灣啤酒
口述 清輝窯董事長 林正誠
Rafael Wu
小日子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