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傑】清邁的貓日子

 

清邁
抬著法座的兩位小沙彌,是清邁生動的展示。

朋友在線上聊天的時候,問我有沒有去過清邁,因為他想帶家人一起去,我回說,曼谷如果是臺北,清邁應該就是臺南吧。

首先證明像臺南的事情之一,清邁究竟騎摩托車要不要戴安全帽。在臺南騎車當然要戴安全帽,根據泰國交通法規也是一定要戴的。但是當我與同事兩個人,頂著一頂不知道有幾百個觀光客都戴過的安全臭帽,看著旁邊騎士陸續呼嘯而過的飛揚髮絲,頓時我們彷彿傻子一樣,帽邊還飄來一陣上次租這台車的老外體臭味。後來的幾天,兩位中年大叔,冒著身家安全的危險,硬要回到高中剛拿到駕照的時光,打死不戴安全帽,還互相用臺語嗆聲說:「你有看過臺南人騎黑陀麥(機車)戴安全帽膩?」

清邁沒有捷運,代步的公車是憑路線喊價的紅色貨卡雙條(後面有兩排座椅),生活步調像極了優雅的貴族,緩慢而悠閒。路邊不時會錯落著磚塊堆起來的佛塔,塔身外面幾乎快被纏繞電線的電線桿與現代建築給圍住。黑磚色的塔身,讓她看起來像是經過百年的時光隧道而來,傾頹塔邊上還放著今天早上供上的幾朵小花、幾杯水。佛塔不只是一種城市裝飾,他們仍舊與生活本身連結在一起。

泰國人講話習慣堆著一堆鼻音,開頭結尾又積著一堆ㄤㄤ叫的語助詞。但是清邁人說話,這種讓人誤以為感冒的鼻音更少,卻又是格外的慢,聽起來更覺得舒服。問一件事情或是聊天,他們總是慢慢地徐徐地把話講完,就算你沒聽懂,他也覺得你都聽懂了,會往下繼續他們的話題。不是有人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倒是覺得同樣來自東(南)亞的我們,當著事情急起來的時候,急驚風遇見慢郎中,會更讓人心驚。

這種優雅也反映在週末市集裡面。市集是一整條兩三公里馬路封路起來的大規模夜市。面對人聲雜沓,如潮水般湧來的各國觀光客,街邊小販好整以暇應對著,搖著小扇,一付快也沒用的感覺,不想買任何東西光是看他們的應對,也覺得值得花上時間來逛逛。特別是老出很多狀況題的中國觀光客,這幾年的老闆們都練就一身中文,「聽不懂」、「不打折」、「很便宜了」、「不能試」,不知道為什麼聽他們講起中文應付客人,都讓我嘴角不時失守,禁不住笑。

其實這些年,這座經過戰火的百年古城在觀光客的進攻下,物價、環境都有所變化,人也漸漸變多。觀光客在叢林冒險、餵大象、學做菜的快轉觀光行程裡面,就這樣三兩天,我很懷疑是否真的有機會見到這個古城的生活韻味。

一個認識的日本女生,剛結束了與男友的情傷,找了藉口跑來泰國工作。我們約了在古城旁邊咖啡廳吃英式下午茶聊天。

日本女孩本來圓滾滾的身形,一下子消瘦了,瘦的幾乎認不出她來。點了杯看起來不怎樣的冰咖啡,她看著遠遠的天空跟我說:「奇怪,我在東京也是這麼多人,每天在你前面擠啊擠的,但是怎麼這邊不會讓我覺得壓力很大,在東京,好像不能順利呼吸一樣。」我嘗試著跟她說,那是因為你那邊有男友、親戚、家人啊,還要每天工作,當然壓力會大。她搖著頭說:「不是,不是,我在這邊也要每天去醫院工作唉,家人也沒有一起住東京,但是這邊就讓我覺得一點都不壓迫。」

我必須得要承認有那麼一點點同意她的看法。因為畢竟我在東京見到她的時候,她必須頂著濃妝,身穿套裝上班,此刻他正穿著彩色夾腳拖,罩著一件超大T,臉上僅有微微的口紅,坐在咖啡廳的高腳椅上,甩著腳與我說話。她說東京不是找不到工作,但是這邊即使薪水少了三倍,她都願意在這邊換得真正的生活。

清邁當然與古都臺南不同,但是兩者都有一種奇幻的魔力,就像我與日本女生坐在路邊的這間小咖啡廳,幾張小椅、木桌,即便咖啡不是甚好,但是那種飄盪在空氣中的閒散,會讓人不自覺像是曬冬日的小貓一樣,想要捲起來過日子。 ▍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