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輝推薦】百道家常本幫菜精華,勾起回憶

撰文=葉志輝
上海幫幫主、旅遊作家與美食部落客,著有《搭地鐵玩遍上海》等書,同時是唯一獲得上海地鐵局官方認證的旅遊資訊達人。

個人部落格:www.davidwin.net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半間灶披間書封
食家飯《半間灶披間——上海小廚房・燒一桌人情滿溢本幫菜》

《半間灶披間》裡說:上海人把廚房叫做「灶披間」,而且以前的上海,灶披間多是公用的,一家一半。早些年,我就經常在這樣的半間灶披間裡燒菜給朋友們吃,這樣的書名正勾起了我自己住在上海桃江路老洋房的回憶。不同的是,我只有「六分之一間灶披間」,六家上海人家共用。

書中近百道菜餚不乏我在上海期間品嚐過的家常本幫菜精華,勾起我陣陣的回憶。作者食家飯對於食材本身、料理烹調方式、歷史典故如數家珍,配合上海生活故事,在輕鬆的行文間,不但回味經典上海餐桌的菜色,還談及食材的地理、時節、什麼時間該吃什麼菜,文字中偶爾幾句上海話更是點綴的恰到好處。

我曾經在自家部落格介紹一道名為「酒香草頭」的上海菜,食材中名為苜蓿的植物在台灣並不多見,卻是上海本幫菜餐廳一定會有的料理,食家飯說,上海懂吃的人有「頭刀韭菜,二刀草頭」的說法,意思是韭菜要買最新鮮最嫩的,草頭卻要等待它熟成一段時間,價格回落後方是最佳時機,香氣更加蓬勃。而張愛玲曾嘆人生三恨:海棠無香、紅樓未完、鰣魚多刺。這種尊貴多刺的魚種,不但是連魚鱗都能吃的高級食材,還是明代上貢皇家的貢品。 

此外,甚麼是「海派西餐」? 恐怕只有深入上海的人才能體會當年上海「老克 勒」精神。在過去,真正的西餐吃不起、吃不慣,應運而生了海派西餐,以炸豬排、羅宋湯、馬鈴薯沙拉為主體。記得初到上海時被當地朋友帶到「新利查西餐廳」,來了一趟不中不西、服務超奇的驚奇之旅,卻是上海人重要的成長回憶。▍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