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城的生活提案 過日子的另類想像
口述=江舟航
友稱「傑米」,「日食」手作甜點主人,每日限量製作當令食材糕餅。工作室位於「三餘書店」樓上,身兼料理教室講師,目前密集下鄉田調寫書中。

週末的高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門口,身材高人一等的甜點師江舟航,正親切地與消費者聊著食材來源地,短短一年,他和他的「傑米號」,在高雄邀約不斷,經常出現在大小市集或文化派對,許多人更喜歡以「書店樓上的甜點師傅」暱稱他。
「退伍後,想了很久,想找一種能與人群接觸的方式,後來發現甜點討喜,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決定嘗試看看」,身穿圍裙的傑米回溯初衷。不過,打破一般甜點師傅守著店家的模式,傑米希望採取主動出擊,直接貼近消費者,並藉由面對面接觸,傳遞自己的創作理念。
透過人力踩單車方式,傑米認為能更「腳踏實地」去認識人。機緣巧合找到有人願意割愛來自北歐的二手車,簡單改裝粉刷後, 「傑米號」帥氣上路,無形中成為最佳品牌象徵,偶爾穿梭在車陣中,很難不被看見,自然成為眾人焦點。
「腳踏實地」概念不只應用在行銷工具上。 為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傑米閒暇時,便下鄉尋找當令食材,經由田野調查,實地造訪產地和生產者,將採摘回來的食材,融入甜點創作中。當消費者享用甜點時,他順勢轉述這群土地上朋友的故事,分享在農村觀察到的點滴,進而傳遞食物真正的味道。
說起回流高雄的好處,傑米認為,既身處都會、卻又緊鄰蔬果產地的優點,是其他處所無法比擬。尤其小時候在六龜長大,讓他對家鄉總懷有一份思念與責任感,如今兩者之間距離,說遠又不遠,除了方便返鄉連結外,也提供他烘焙設計上更多發揮空間。
為保持產品新鮮,傑米運用巧思,將時令鮮果與糕點作創意結合,例如大樹的鳳梨、甲仙的芋頭,每日僅接受預約訂作,雖然手工 速度快不了,但考量品質與創作內涵,在一 切尚待就緒前,傑米選擇放慢腳步緩進。有 時候遇上顧客預約無法及時供應,他還會耐 心解釋,往往都能獲得對方體諒,「感覺大 家越來越能接受手作堅持必要的等待」而這與他期盼產品能傳遞正面能量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靠近了。
向來下鄉探訪農友,熱衷尋找當令食材的傑米,經常受到藝廊、藝文空間邀請舉辦講座,假日也在百貨公司教授簡單料理。面對 南部消費者,他會針對時節特性、口味偏好與顧客屬性,隨時調整菜單設計,好比減低甜度、快閃食譜等貼心發想,日積月累出一 群粉絲。
也許是人親土親,或者是南部人比較熱情, 傑米身處相對悠閒的城市,在生活操勞之 餘,這位書店樓上的甜點師傅更愛交朋友, 樂於「串門子」認識人,分享所見所聞,真誠交換心得,「腳踏實地」播種耕耘,慢工細活地開闢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