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雪莉Sherry
平面設計師、甜點插畫家,七年級生,A 型處女座,喜歡手繪,設計與甜點。對咖啡店的要求是除了對味的咖啡甜點,還要有能讓顧客專注工作、挖掘靈感的空間氛圍。FB 粉絲頁:雪莉畫日誌。
撰文 鍾文萍
攝影 楊智仁

幾年前我還在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的時候,就很愛四處泡咖啡館、吃甜點,一天工作十小時以上是很累的,找個舒服空間暫時離開上司、同事透透氣,對我而言是續航動能的必要。後來因為長期頻繁使用電腦,導致手韌帶受傷而離職。開完刀後,好長一段時間沒法再畫,覺得自己快成廢人了。兩年前,突然懷念學生時期畫畫的手繪感和泡咖啡館的甜美時光,於是跟自己說:試試看丟掉電腦、重拾畫筆吧,畫畫最愛的甜點,而地點,當然是咖啡館。
為什麼是咖啡館?因為它安靜、舒坦、不受干擾,可以讓我遠離原本習慣的空間,還有家人的關心碎念及對電腦的依賴。現在做Freelancer不比上班收入穩定,我把上咖啡館的次數嚴格控制在每週一至二次,正因為不能天天去,所以更要慎選。朋友都說我是文青,但我選咖啡館一點也不「文青」,而是偏向處女座的務實:咖啡、甜點合胃口是第一要件,有大落地窗、適合畫畫的自然採光則更理想,沒有這幾項,就算空間再時髦有特色,也不能吸引我。


去咖啡館之前,我會掂度當天的心情狀態來選店,常去的店像家一樣溫暖熟悉,適合安安靜靜工作;沒去過的店要適應新空間、新餐點、新規矩,適合尋找新的靈感刺激。我作息也很固定,八點起床,先設定當日要進行的工作內容,一或兩點到達咖啡館,然後埋頭工作直到天黑再回家。
有人說去咖啡館跟去夜店一樣,不是看人就是被看,可我一點都不喜歡。在咖啡館畫畫,會讓工具盡量簡化,有時只帶打底的線筆小冊以避免引人注意,當然更不可能與咖啡店老闆、店員閒聊互動,萬一被認出來,我反而不敢再去。一般人習慣的打招呼、問候,我都覺得有壓力,最好的狀態是,彼此都不認識、互不打擾地度過一個又一個獨靜的下午。
無論去熟店還是新店,我只喝拿鐵,冷熱不拘,因為我自知沒有厲害到喝單品,覺得喝拿鐵最不容易出錯。至於甜點就千變萬化了,受傷那段期間我驚覺健康實在太重要,因此發奮減肥,一口氣減了 13 公斤,為了保持得來不易的健康和身材,絕對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忌口,既然不能多吃,就要找到最好的。以樂樂咖啡來說,我最愛這裡的惡魔巧克力蛋糕和檸檬磅蛋糕,巧克力豐厚濃郁,檸檬清爽香甜,蛋糕體像白雲一樣濕潤輕柔,如果幸運剛好遇到店家推出季節限定的隱藏版蛋糕,例如抹茶戚風,那更是一定要點來嚐嚐。

好看好吃的甜點就像藝術品,從外型到風味都昇華到美學層次,我常常一邊吃、一邊畫著它們,心裡默默覺得超幸福的啊。當然也有不小心踩到地雷的時候,只要甜點不合格,一次就從我口袋名單中踢除了。
以前我很愛追逐流行,去高知名度的咖啡店,但根據我的觀察,這種店嘈雜不說,餐點品質往往也會隨著名氣高漲而難以維持,失望過幾次之後,現在我再也不會去所謂的排隊店。


泡咖啡館四、五年,越來越清楚自己喜歡與適合什麼樣的店,獨自工作、和朋友聚會,或是和客戶商談,各有合拍的去處。這時我總是慶幸自己生活在大臺北,它是如此五花八門、百店爭鳴,讓喜新戀舊的我,從來不愁沒有好咖啡館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