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劇場景裡
和各國室友一起過日子
一個合居空間 東京「Social Apartment」
寧靜社區裡的合居公寓
「SocialApartment」位在東京的田園調布地區,由合租屋管理公司 GlobalAgents 所打造,將屋齡 50 年的企業老宿舍買下後,改建成一棟合租公寓。這裡距離學區很近,能以較實惠的價格入住寧靜社區。
在日本,合租公寓相當常見,其中有將合租公寓的一樓作為咖啡廳、餐酒館,住戶們每個月有餐券可以使用。除此之外,也有合租公寓將咖啡廳、自助洗衣店和合租屋結合,讓等待洗衣的民眾們可以喝杯咖啡,認識更多朋友。「共居生活」超越了房屋、公寓等限制,成為一個社區養成計畫。
東京的合租屋(Share House)、合租公寓比比皆是,從一戶型房屋到宿舍型公寓,各有各的特色。我所住的 Social Apartment 位在東京田園調布地區,由 50 年的日本老宿舍改建,外觀純白的長方建築體,窗戶整齊排列著面向路口,簡潔而有設計感。
除了自己的房間外,其餘設施都是公用空間。公寓一樓是客廳、廚房、男女衛浴間和三間房間。二、三樓總共有 24 戶房間。客廳公共區裡,左邊為電視沙發區,右邊則是長型餐桌和沙發用餐區。另一側是開放式廚房:兩個流理臺,各有電子爐、烤箱、微波爐、冰箱、電鍋、廚具餐具等,使用便利;廚房中間還有一個大中島,能和室友一起輕鬆做菜。

獨處和睡覺時間外,室友們都會在共用空間;可能是橫躺沙發看電視,坐在餐桌工作念書,或是使用廚房烹調料理。在這樣的地方,如同日劇場景般,與來自日本、巴西、美國、荷蘭等世界各國的 20 多位室友,開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的「共居生活」。
從搬家期間開始,遇見的室友們都給了我溫柔的歡迎,讓我更加期待接下來的生活。在陌生的空間裡,卻像認識了好久的朋友一般相處著。我們一起煮飯、開動、聊天直到凌晨兩點,面對日文不好的我,每個人耐心地傾聽,我也努力緊咬關鍵字,想辦法理解他們的談話內容。每個笑容、每句話都是最溫暖的接納。
那些可能無心的一個動作,天生好客的性格,都讓我感到無比溫暖,一個家的溫度油然而生。剛開始在國外一個人住時,「家」只是一個暫時的房間,像一個「倉庫」般裝載著各種物品、家具和自己,一個洗澡睡覺的地方。每晚回到家後,漆黑的房間總是跟我說著:「在這裡,你是一個人。」唯有電視的聲音才能抵銷寂寞情緒的咆哮。
現在的「家」,迎接我的不再只是一片黑暗,而是熟悉的人們和我簡單地打聲招呼,電視不再是逃離現實的催眠,而是共享時光的媒介。這時候才明白,一個家,甚至於一個令人舒服的空間,並非用物品堆砌出來的碉堡,人的溫暖與連結才是經常被忽視的必需品。
隨著日本的畢業與轉職季到來,幾位室友們也紛紛離開,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 新室友們入住,迎接新篇章的開始。有天,或許我也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進入人生的下一關,重新定義家的形式。●
文 黃子紘
圖片提供 Social A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