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天空很近的地方
和藏人一起生活


一種旅行 體驗藏人遊牧生活


IMG 2888



上青藏高原尋找自由之心

旅行到青海省玉樹,在海拔四千多公尺的高原上,體驗藏人的遊牧生活。在草原搭帳篷,擠氂牛奶、撿牛糞,面對壯麗遼闊的高山景色,氣候的變幻莫測,這裡的生活節奏順應著大自然,當地人對待一切生命是無比的謙卑。

把既有的姿態放下,深入認識他們的信仰,感受他們的生死觀,會發現他們將生活融於大自然之中,和自身的信仰結合,彼此環環相扣、息息相關。跟隨著藏人,把心打開,在離天空很近的地方,走上這趟探究「自由之心」的旅程。   




玉樹市位於中國青海省內,全名為玉樹藏族自治州,其中 97%的人口是藏族人, 以遊牧生活為主。我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遊牧行(註)的深度旅遊行程,來到這個「隱藏的西藏」,與藏人的生活、文化及信仰有了近距離的接觸。

我們在草原上搭帳篷,實際體驗藏族人的遊牧生活──每日天微亮就得起床,搗酥油、做糌粑、擠氂牛奶、撿牛糞,並將之鋪平曬乾,作為燃料,然後將數十甚至上百頭的氂牛趕去吃草。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事情都是女孩子在做。

看著年僅十幾歲的藏族女孩獨自完成這些耗費體力的工作,不由得心生敬佩。草原上早晚溫差非常大,天候總是難以預測,一切都只能順應著大自然,因此人與自然的關係極為緊密。而我想,這也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信仰與生命觀。

遊牧行的創辦人木子鵬說了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早前帶漢人朋友上草原,告訴對方這裡的蚊蟲多,對方便回應說有帶防蚊除蟲的藥劑,當地的藏族人聽了道:「那蟲子怎麼辦?」如果看到牛糞裡有蟲,他們也不會拿來燒。

這讓我聯想到曾在藏傳佛教修道院裡,看到一個 15 歲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著一隻被驅趕的蟲子,並將牠帶到外面放生。一個小小的舉動,竟溫柔卻又劇烈地撼動著我。讓我明白:那就是尊重生命啊。並不只是遵循佛教不殺生教誨,而是發自內心,對生命真正的尊重與珍惜。

我了解到,藏人的信仰是完全融入在他們生活之中的。信仰是一種生活態度,而非只是空泛的儀式,或是遇到困難時才將心靈交付的寄託。我們在轉山的過程中,因為高原氧氣稀薄而爬得上氣不接下氣,在爬上山後,被五色的經幡圍繞,看著色彩繽紛的隆達紙片隨風飛散,真的有心靈被洗滌的感覺。

恰巧遇見天葬儀式的進行,而過程竟是意外的平靜。當地一位老師向我們解說:「藏人將生死看得淡然,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後靈魂還會輪迴轉世,而留下的肉體也不過就是一塊肉罷了。」禿鷲只食腐肉,天葬以佛教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布施,若以大自然的角度而言,就是生命的循環。

而死亡,也是其中必然的一部份。因此,多數藏人面對親友的逝去並不會有太強烈的悲痛反應,喪葬儀式極為簡單,也沒有特定的祭祖節日或儀式,想念死去的親友時,就念經吧。心念,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藏人對於生死並不執著,將一切都看得很淡。而在那海拔四千多公尺,離天空很近的地方,我站在遼闊無邊的草原上,被氂牛群圍繞,心打開了,彷彿自己和大自然萬物都融為一體,「我執」自然也就消失無形。而留下來的,或許就是真正自由的心靈吧。●



註:由木子鵬和青藏高原的藏族人一起創辦的社會企業,希望用深度參與的旅行方式,帶領眾人認識高原,而部分盈利將反饋當地,用以支持藏人的教育。每年七、八月出團。





文、攝 Julia Ting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