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石町多目的活動中心位於群馬縣一個小村落裡,是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的一棟液態建築,她用擅長的材料與建築語彙,為這個小村落的居民們設計了一個好美的社區中心。
大量的玻璃及流動的空間展現了一如往常的妹島風格,液態的量體(註)在基地內環繞。穿透的空間使得建築內部與外面的環境更加親近,也讓在裡面活動的居民成為社區的另一種風景,或許也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社區居民一起來共同使用這個空間。
妹島的建築幾乎都會放上他所設計的兔子椅,淡色的木頭色與一對兔子大耳朵相當討人喜愛,更使空間氣氛更加活潑,也成為空間裡的一個亮點。
集會跟球場都採下挖式的空間,不但可以滿足機能所需的挑高氛圍,下挖的牆自然成了與外部空間的隔間,在活動當下也不容易受外部干擾,而上部的玻璃外牆使得空間依然保有開放性。另外一個優點是這個手法使得整個建築物可以維持在同一個高度,使建築外觀變得更加單純,也在這個純樸的鄉村不會太過突兀,讓視覺穿透及流動。
整個建築物的構成材料很簡單,以白色鋼構的柱子、X型的細鋼柱、當地的雪松及穿透的玻璃為主,簡單五金構件及窗簾為輔,使得整個房子乾淨而且單純。儘管如此,所有的細部處理跟施工還是相當的纖細。
從建築的外面看進去,不但可以看見裡面人的活動風景,玻璃還映著樹與山還有鄉村的風景。
量體跟量體之間被曲線的虛空間切開,它們不僅僅是通路,也是讓孩子們可以在整個建築的內與外穿梭,追逐與奔跑遊樂場。
每次親臨妹島和世的建築常常因為與照片的落差難免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或許是因為時間的流逝,又或許是居民的使用,使得原本所期待的建築之美不這麼完整,但每次回來再次審視之後,空間的概念、細部處理以及與環境的對話都還是讓建築相當的有魅力。
這趟東京近郊建築之旅是一次相當棒的旅行。雖然這次目的地位於電車坐超過站就必須等半小時、公車也是一小時一班的慢步調鄉村裡,但也因此暫時脫離了東京快速節奏的生活,讓身心都再度得到養分。
註:建築最初的設計,會用幾何型體去構成,由這些基本的幾何形體所構成的形體就稱做「量體」。而運用曲線、弧形等看起來較輕柔的量體設計建築,稱為液態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