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聖的月份 伊斯蘭齋戒月
撰文.攝影=黃于洋
去過一些地方,做過一些蠢事。如果一定要一個頭銜,希望是說故事的人。曾出版旅行散文《路過》。

我站在開羅的解放廣場旁,空氣中瀰漫著蒸騰的熱氣,幾乎模糊了視線。一滴滴汗水從眉間滑落至臉頰,手上的衛生紙已經是又濕又皺,在扭開寶特瓶的瞬間,一旁穿著傳統穆斯林衣服的男人皺了皺眉,我花了幾秒才會意過來「啊,現在是 (Ramadan,齋戒月)。」又默默地把水瓶塞回包包裡,身為一個外來者,短暫駐足的人,沒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
齋戒月是伊斯蘭教曆法── 赫賈里陰曆(Lunar Hijri Calendar)裡的第九個月,也是伊斯蘭教裡最神聖的一個月,即使一般的太陽曆在許多伊斯蘭教國家仍然被普遍地使用著,但所有的重要節日依然是以赫賈里陰曆為標準,就某個層面來說,有點像是我們的農曆。在這個月裡,只有日落後到日出前才能進食,在其他太陽出現的時間裡,不能飲食、飲水、吸菸、有性行為,孕婦、老人、哺乳中女性與病人等可免於齋戒,不能遵守齋戒的人,需要在每天以金錢或是食物幫助一名窮人作為罰贖。

「啊,這也太困難了吧!連喝水都不可以啊。」天氣熱得讓人無法抬頭挺胸地走路,連腳步都拖泥帶水了起來,我的夾腳拖在路面上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一方面佩服著朋友能夠年年都這樣要求自己,一邊想著一回到公寓裡就要大口大口地喝水。
「不能喝水的確蠻辛苦的,不過,我非常喜歡每天開齋時,只要清真寺的歌聲一響起,不管你在城市裡的哪個角落,不相識的路人會主動遞上一杯茶,以及乾棗椰子(中 東國家常見的零嘴,有點像是臺灣的水果乾。),在餐廳裡、路邊的小攤販,大家都開心的分享食物,那是社交文化裡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一起度過齋戒,再一起分享、一起感激與珍惜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太陽刺眼的讓他瞇起了眼,他平靜和緩地說著,情緒似乎一點也不受炎熱的天氣影響。
其實許多宗教都有齋戒的文化,甚至是信仰本身的一部份,大多是飲食與性行為的限制,漢傳佛教不殺生、不食葷,道教人不食蔥蒜等辛香類食物,基督徒在每個星期五為紀念耶穌的受難日,不吃溫血動物的肉。在2014年的世界杯足球賽賽期間正逢齋戒月,晉級十六強的阿爾及利亞幾乎整個隊的人都是穆斯林,除了運動量極大的足球賽,巴西夏季炎熱的天氣讓齋戒更加困難,足球員們在比賽中流失了大量的水分,仍然堅守著齋戒月的規矩,那不只是堅強的信仰,還有強大的意志力。

開齋節(Eid al-Fitr )是齋戒月結束後的第一天,在所有伊斯蘭教國家都會有盛大的慶典,不管你是來自什麼樣的社會階級,當所有的人在聽到清真寺傳來那齋戒月的最後一次吟唱後,他們虔誠得向麥加朝拜,並且珍惜得喝下第一口茶,好好得品嘗一個棗椰子的滋味,向彼此問好。有的人拿著一個大茶壺和水杯,在紅燈時遊走在車陣裡,為一個個因為辛勤得工作著而還無法開齋的人們遞上一杯茶和幾顆椰棗子、堅果,在一個城市裡主要的廣場、街道,所有的人都席地而坐,對於自己能夠遵守著阿拉的教義感到驕傲,並以一頓豐盛的晚餐作為慰勞,他們彼此分享、談天,即使看到不是相同宗教信仰的人,他們也都熱情地款待他們。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告訴自己是著有紀律與意志力的人,可以不受誘惑、戒斷壞習慣,還要記得感激日常生活裡的食物與水,那是阿拉真主給他們的平靜與和平,每當聽見從清真寺傳來的吟唱,都再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