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往內蒙沙漠和草原
遠離塵囂的浪人之歌
一次旅行 探訪內蒙古

小時候,愛看金庸小說,很欣賞活躍在蒙古大漠的英雄豪傑,像是《射雕英雄傳》裡生長於成吉思汗部落的大俠郭靖和神射手哲別、《天龍八部》中得知自己是契丹人而回到大遼(註)的前丐幫幫主喬峰等等,還有遊牧民族的奔放生活、一望無際的壯麗風光,也讓我心生嚮往。

這趟內蒙古之旅,是一場公路旅行。從首都呼和浩特,搭車前往位於內蒙古西南部的「庫布齊沙漠」,一路上景致荒涼蕭瑟,但也感受到無邊無際的壯闊。初見庫布齊沙漠時,十分震撼,高低起落的沙丘,一層又一層向遠方擴展,彷彿沒有盡頭。我蹲下來,雙手撈起細緻閃亮的沙子, 像是捧著金黃色的雪。
黎明之前,我踩踏在流沙般的柔軟沙地上,一步一腳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沙丘,爬上沙漠頂端等待日出。太陽從遠方緩緩升起,深紫、暗紅、桃紅到橘黃,一點一滴的漸層變化,最後,改變整個世界的顏色,如同一場自古流傳至今的儀式,莊嚴得令人動容。當儀式結束,便開始了沙漠的一天。

白天,隨著陽光移動、風的變化,沙漠呈現千姿百態的面貌。有時上演沙龍捲的舞蹈秀;有時是即興創作的立體沙畫;有時宛若電影布景,呈現魔幻寫實的瑰麗。騎著駱駝在沙漠中晃蕩行走,黃沙滾滾,狂風呼嘯,彷彿一首動人的流浪者之歌。
夜晚,抬頭仰望沙漠裡滿天星斗的夜空,一眼就看見夜裡最閃亮的北極星,還有優雅耀眼的仙后座。這幾年,常在山上或海邊的夜空下觀星,認識的星星多了,像是好朋友也變多了,到不同的地方旅行,總能在世界的角落碰上一回。
我也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住蒙古包,跟蒙古人一樣大口咬嚼羊肉、豪邁暢 飲馬奶酒。晚上,在暖身也暖心的篝火旁,聆聽馬頭琴(註2)時而嘶吼、 時而悲鳴的悠揚樂聲。這一切讓我想起在臺灣一同野營的朋友們,我們在海邊撿拾漂流木、生營火,輪流抱著吉他彈唱,而今身處內蒙的我,度過同樣美好的夜晚。
內蒙古浩瀚的沙漠,使人看見自我的渺小,學會謙卑;寬廣無垠的草原,讓心胸自然開闊,更加豁達。想想,人生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在看似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反而更能感受到什麼都有了。●
註1: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註2:蒙古族常用的弓弦樂器。
文、攝 陳智輝
陳智輝 廣告創意人、獨立創作歌手。得過一些廣告獎、開過攝影展、出過創作專輯。去過幾十個國家,最愛的還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