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謝雨珊
攝影=李盈霞、林勝中
許廷瑞
時尚造形學背景出身,玩音樂、做藝術,也設計家具。作品曾在日本高價售出,開始以做家具支持藝術創作。
Q:當初怎麼走上家具設計這條路?
A:一開始我從事藝術創作,但沒人買我的作品,因為我是新人、又不有名。但為了持續創作,三年前,開始撿人家不要的材料來做家具,用賣家具的錢來養藝術創作。本來我的家具在台灣賣很便宜、也賣得不好,後來一個家具商幫我把作品拿去日本,沒想到高價賣出,而且賣得超好。才開始靠做家具維生。
Q:你的手作家具,跟其他市售商品有何不同?
A:很多商品的做法是從工廠訂製了架子,之後把木頭鎖上就賣出。但我堅持每個步驟從上漆到完工,都自己來。比如焊接,工廠師傅只燒兩個點,但我一定要燒滿、做到魚鱗焊,因為每個焊接的紋路都是一種美。隨著創作時期不同,我的作品風格可能差異很大。我會在家具上落款,標註名字跟年份,表示這是在當時的生活狀態所做出來的作品。
Q:你認為做家具和藝術有何不同?
A:藝術是很學術的,好像必須去分析背後的理論。但做家具,講求的是「實用」。我 期待客人買回去會長久使用它,所以我做的家具號稱「終生保固」。你有辦法把它弄壞,我就幫你修。我在意的還是家具要被使 用,而不是像藝術品一樣陳列在博物館裡。
Q:從事家具設計對你的意義?
A:是跟別人分享生活的一種方式。因為每 件家具都像是我生活的一個切片。很感謝那些願意掏錢買的人,因為你把我的東西放到你家,我就等於介入了你的生活,跟你交換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