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台,一個雲霧繚繞的神之鄉
小日子 x 非常木蘭
開箱地方進行式


文 徐孝晴 攝 大花
距離屏東市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霧台鄉, 對居住在屏東市的我而言,是一個既熟 悉、又陌生的區域,雖然從小到大偶會遇 到來自霧台的同學,但對於這個地方卻是 一知半解。
霧台是臺灣唯二以魯凱族為主的鄉鎮,多 數的部落分布於海拔1000 公尺,有雲霧之 鄉的美名,每到午後總是會開始起霧、飄 著小雨,宛如身處仙境之中。由於地處高 海拔且容易到達,每逢假日總是吸引許多 人上山避暑,近年來因為阿禮櫻花季、哈 尤溪、神山愛玉等觀光資源而聲名大噪。 然而,即便已是知名的觀光區,霧台仍擺 脫不了在地人口大量外移的困境。
屏東縣兩大城鎮分別為屏東市及潮州鎮, 這兩個區域經常吸引周邊鄉鎮的人口移 入。就我個人經驗,以前的原住民同學多 數來自三地門、瑪家、霧台等區域,會因 為就學、就業、醫療等因素,遷移到屏東 市的眷村生活,然後週末再回到部落上教 堂及參與各種節令活動,對於好幾代的原 住民來說,這是生活的日常。


霧台地方生活地圖
- 谷川社區(舊名:伊拉)為進入霧台的門面,是唯一的排灣族部落,編織工藝師的故鄉。
- 神山社區 擁有知名的神山愛玉,到霧台必朝聖之處。
- 霧台國民小學霧台本校 校內的門面是百合花及百步蛇,代表著傳承魯凱文化的精神象徵及圖騰。
- 霧台基督長老教會 位於中山巷內由藝術家杜巴男與村民共同打造,具有魯凱風味的教會。

帶路人、撰文 = 徐孝晴
出生於屏東市廣東路上的頭崙埔,在學期間廣泛接觸文化調查與族群研究,目前與太太彭巧如一同經營座落屏東勝利星村的獨立書店「繫。本屋」,以書店空間促進文化交流和實踐,並販賣以在地食材研發的咖啡及私房料理,近期更撰寫多篇與「屏東」有關的文章, 作品散見於《靛花》、《小日子》、《新活水》等。




- 岩板巷 位於霧台部落內,全巷由石板鋪設而成,沿途有著[百合]、[百步蛇]、[雲豹]等圖騰製成的工藝品。
- 魯凱文物館 位於中山巷內,展示魯凱族的文物及文化多樣性。
- 花草釀cemel 以香氛及部落咖啡為主題的店,並設計出擁有霧台元素的甜點及鹹派。
- 阿禮部落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阿禮村) 在風災後封閉了一段時間,透過時間修復了自然景觀,擁有大量的櫻花群。
- 哈尤溪七彩岩壁及溫泉 又稱為雲豹之湯,由各種顏色的礦物質組成,猶如神之畫作。


| 非常木蘭 |
「非常木蘭」為張舒眉董事長於2012 年創立, 是鼓勵「社會創新
× 女力參與」的內容平臺,透過多元女力故事,讓女性的生命力被看見;
從社會企業的角色出發,陪伴更多有意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業者,同時集
結各方資源,扮演「女力媒合」的推手,Stand For Small 支持更多微小
而美好的事物,讓社會共好。
┈┈┈┈┈┈┈┈┈┈┈┈┈┈┈┈┈┈┈┈┈┈┈
全文收錄於 No.128 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