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Pizza風貌 共食科學實驗趣味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創意mix理念的蔬食Pizza店

口述=王炯傑
從金融界越界進入餐飲圈,習慣以科學思維處理食物議題,挑戰傳統製作過程,料理中追求真善美,認為調整看事情的方式比一味鑽研技術還更重要。

撰文=葉思吟
攝影=陳志華

「Better Man」發揮創意,以臺灣在地食材製作Pizza,雖然耗費心力,但更在乎理念的傳達。
「Better Man」發揮創意,以臺灣在地食材製作Pizza,雖然耗費心力,但更在乎理念的傳達。

 

 

 

 

 

 

在正式採訪前,我已經多次拜訪「Better Man」,參加店內不定期舉辦小誌與食安議題講座,好奇這間店老闆怎會如此大方,在假日挪出客人用餐空間,提供這城市裡的人一場場心靈與理性思辨的激盪機會。

「把配菜當主菜來思考」王炯傑這樣說著,當聊起西方米其林料理概念給予自己的無限啟發。「Better Man」在取名上想突顯以科學態度處理看似人人都懂的Pizza口 味,特意不提供市面上司空見慣的套裝菜單,而是取材土地上原生的食材、醬料加以連結搭配,把薑、麻油、堅果等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素材,經過轉化後,成為意想不到的新料理,期待客人發出「原來,Pizza的口味能這麼有趣!」的歡呼聲。

心中總有種想法:吃到好的東西是一種祝福。而這也是對自己與團隊成員的祝福。

在餐桌上,人人是平等的,倘若能品嘗到美味或被好好對待的料理,人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慰藉,感覺到食物傳達出的溫柔感,並從中獲得放鬆,甚至有再出發的力量。這樣的人,自然也會成為「更好的人」。

不過,單純的初衷卻受到不少朋友質疑,認為這個說法似乎把吃飯這件事變得太複雜,所以我反過來調整自己,把理念與料理做完美結合,才能真切傳達所想所望。

 

[banner id=”10463″]

 

店裡以Pizza為主食,不同於臺灣街頭經常可見的Pizza店,我們只推出素食Pizza,並選用新鮮食材,追隨日本精進料理(註)精神,想把當季、在地食材的自然原味,透過屬性、營養均衡搭配,將色香味的多層次呈現出來。

在「Better Man」開張之前,我曾投入時間研究麵包的發酵及製作,當時發現西方人的用餐情境,幾乎都會有以麵包傳遞彼此分享的畫面,無論是法國人以湯配麵包,或者義大利人在麵團上放置各類食材雜炊形式,

因為具有陪伴的意義象徵,反而顯得意義非凡。這是我喜歡Pizza的一大主因。

當初選擇來此空間的緣由,就是喜歡外面的窗景、樹景,給人一種在城市中放鬆的感覺,彷彿家中客廳的延伸,想邀請三五好友來此聊天歡笑,把一週的疲憊與不愉快統統趕走,在離開時重新得到力量。

義大利Pizza製作過程相當講究麵皮口感,我們花了相當多時間研究嘗試,且遠從義大利運來節省能源的窯烤爐。在考量吃素普遍缺乏蛋白質情況下,格外重視核桃與乳酪類的比例拿捏,層層鋪上那瑪夏脆梅、有機桑葚 醬、芝麻葉、玫瑰等食材,充滿無限創意的 美味就能香噴噴端上桌了。▍

Better Man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民生一路265號
電話:(07)282-8255
FB:BetterMan Pizza x Coffee
每週固定於二樓空間舉辦「募真:募集真實好滋 味 創造台灣正循環」講座。

 

註:「精進料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過去寺院裡只吃非肉料理,後逐漸發展成變化多端的精進料理。如今以京都著名的豆腐、腐皮製品為主,另搭配蒟蒻製成的小點、醃物等。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