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香港

一種旅行速度 走路觀看一座城市

撰文=曾虹琳
一直以來從事生活設計類的雜誌編輯工作,沈浸在做雜誌辛苦後的快樂中。盡力保持天真,希望藉由雜誌,讓世界變得更好的白日夢。

攝影=趙豫中

 

_DSC2622
「18 Grams」是一家早上就開的自家烘豆精品咖啡店。

大部份人對香港的印象是繁華、匆忙的大都會,撥開那絕代風華的外簾,避開主要觀光大街的人潮,隨著這幾年她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在大街的小巷裡,不斷冒出的獨立店鋪,性格地展現在這個年頭下尋獲對自身的認知;深入常民生活的街道,一窺那最根本的在地生命力,其實一直都存在,就看旅人是以何種步伐與動線去接觸。

選在銅鑼灣地鐵站附近下榻飯店,一來是銅鑼灣站位在重要交通樞紐上,要前往香港任何地方都很容易,二來是周遭商家餐廳林立,臨時想採買購物、填飽肚子都很方便,再來就是這是一間相對經濟、又有設計感的商務型酒店。身為旅人,就是要好好看看一座城市在不同時間點的面貌,身體力行一早七點就到酒店餐廳報到,在現代簡約帶點工業風的空間,也有開放式的露天座位,個人套餐有中西式可作選擇。用完饍,決定和夥伴一起步行到附近周邊,傳說中一家小小間、在街邊轉角的咖啡鋪子喝咖啡。

早晨在異地,循著手機地圖定位漫步,是一件挺新鮮的體驗,因為街邊店面只有少數幾家開門,路上行人還不多,街道流露出渾然不同的氣息。不到十分鐘,從駱克道轉進景隆街一會兒就見到芥末綠外觀的「18 Grams」。這是一家早上就開的咖啡店兼早午餐店,老闆說一般人早上喝咖啡、吃Brunch,晚上去夜店,這樣剛好區隔開。而店址也特意選在沒人要搶租的小街上,觀光客少、坐在這裡能真正休息,也帶有一些歐洲小區的氛圍。

店內只有十個座位,平日也常吸引大批排隊人龍,就為了品嚐這曾經拿過香港咖啡大賽冠軍的手工咖啡。店主John在這第一家店開業四年了,當時在香港還是少見由自己烘豆的精品咖啡,他將澳洲的生活風格帶進來,聽說澳洲人聚會慣常約早餐序幕,是以一早吃好喝好熱絡地開始。因此在澳洲很受歡迎的「Piccolo Latte」、「Banana Bread」在這裡都嚐得到。

90 ml One Shot的Piccolo Latte,口味介乎Cappuccino及Espresso Macchiato之間,喝得到濃濃的咖啡香,同 時減低了Espresso的苦味,唇頰留香,回臺後偶爾還會想念。

喝完咖啡後,來到銅鑼灣東側的北角,這裡是見證上世紀華人移民潮的重要聚居點,除了廣東人還有不少閩南人,近百年的春秧街 市,伴著1904年起運作的雙層電車(叮叮 車)緩緩駛入人群,好一幅傳統香港印象的 經典畫面在眼前,想搭乘復古的叮叮車,可 順道從北角總站上車搭上一段,體驗穿越時 光的感覺。離開後走一小段路,到北角油街 12號(油街實現)是知名的前香港皇家遊艇 會所,現已改成公共藝術空間,門口有常態 性展覽「I’MPERFECT」,透過請客人喝草 藥涼茶、書寫、Workshop等形式,讓參觀者重新感受「不完美才是自然」的觀點角度。 香港慢走行程,在夏天的樹蔭下,以領會藝術家精妙解說,喝上一杯熱熱的涼茶,劃下 句點。▍

 

2014香港有意思 www.discoverhongkong.com/tc/

I’MPERFECT www.facebook.com/imperfectX/

 

分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