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旁的編輯事 111 ✎_
女子宿舍的日常對話
( 居家防疫篇 )
本月值星 劉亞涵
五月中指揮中心發布雙北三級警戒的那個週六,我正坐在髮廊的椅子上等待剪髮,現在想來實在幸運,原以為兩週便會結束的限制,如今已進入第三十天。無法隨意出門的日子,位於臺北某老舊公寓五樓的女子宿舍裡,四女一貓的日常漸漸開始出現了些變化:
「妳們有聽到樓上的聲音嗎?」清晨五點,手機傳來地勤女子 A 的訊息。
乒乒乓乓的撞擊聲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小貓咪也跟著鳴叫著。
「昨天下午也是這樣,已經連續好幾天了。」居家辦公中的 H 回覆。
隔天吃完晚餐,撞擊聲又來了。
「到底什麼事情需要撞一個小時?」學姊 Y 困惑又困擾。
由於都是同個房東,便請她去關心一下這還沒見過面的新鄰居。
「因為小孩無法出門上課,之後會請跆拳教練盡量別安排跳繩訓練的。」
「啊啊原來如此⋯⋯是跳繩啊。」防疫期間的爸媽們真是辛苦了。
繼去年梅酒大成功,今年女子們又興沖沖買了十斤青梅,在小貓咪監視下釀了約莫一年份酒精儲備。一個多月過去,糖也融化得差不多了。
「晚餐就來開一罐吧!」大夥非常興奮。
今年的梅酒稍甜了點,兌上啤酒搭餐剛剛好,香甜又解膩。
「燒酒那幾罐都喝完了耶,要不要來開威士忌那批?」
(等等?餐餐配酒是老阿姨才有的惡習啊!)
在家的日子,自炊成了大事,每天規律地吃著,皮膚變亮不少,女子們對居家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了,最明顯的就屬廚房區域。
「妳們覺得熱壓土司機哪個顏色好看?」熱愛吃早餐的 Y 問。
「最近覺得磨豆好麻煩,我想買一臺咖啡機。」A 已經比價了一下午。
「牛奶鍋哪種大小比較好用啊?」突然很想喝鍋煮奶茶的我。
「我買了眠豆腐喔~」H 漫不經心地說。
(欸不是啊,換床墊規模也太大了吧)
身在航空業的 A 最近非常閒。
「我要來清冰箱了喔。」已經連放三天假的她傳來訊息。
「今天打算整理儲物櫃。」休假進入第五天,房子裡已看不到過期食品。
某天居家辦公的下午,我走進廚房倒水,A 正埋頭刷著瓦斯爐。
「妳⋯⋯加油。」內心隱隱希望 A 可以都不要去上班。
一天夜裡停水了,沒有任何預兆,開水龍頭一滴水都沒有。看著滿滿油膩碗盤,還有忍著不吹冷氣的一身臭汗,四名女子非常慌張。跑上跑下聯繫鄰居,打了無數電話,終於找來水電師傅,冒雨走到後巷,原來抽水馬達燒壞,要明早才能修好。
「怎麼辦?明天要進公司見人,必須洗澡。」我又臭又絕望。
「還是找附近旅館住一晚?」思索了一會,A 提議。
「會不會增加太多接觸?」Y 有點擔心。
「可是我們剛剛早就跟鄰居阿姨、水電阿伯過度緊密接觸了。」H 說。
於是,停水那一夜,四女就這樣踏上了莫名其妙的城市微旅行。
這就是疫情中有些改變但同樣無聊的女子宿舍日常,能有這群女子的陪伴,苦悶的防疫生活似乎也不是那麼難熬,繼續堅持,臺灣加油! ●
( 若還想知道四位老阿姨的其他荒謬日常
都收錄在 94 期《小日子》裡喔 )

劉亞涵 小日子編輯。喜歡聽故事,寫稿時會進入聽不見的真空狀態。總愛在死線前掙扎的拖延症患者。一年前收編了隻小貓咪,開始了四女一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