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感受東正節慶
看播映近半世紀的賀歲片
一種過節 來去俄羅斯過新年

文、攝 田家綾
若有急事要聯絡俄羅斯人,最好別選在年末年始的寒冷季節。倒也不是說戰鬥民族會跟隨國民吉祥物熊熊一起冬眠去,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準備要好好慶祝新年。通常從 12 月中旬開始妝點,整座城市陸續出現各種裝飾:車站前長出五層樓高的節日樹 ёлка,橋面架起十一芒星和拱門,燈飾橫跨莫斯科河通往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
最熱鬧的莫過於紅場。國家百貨商場 ГУМ 像座薑餅屋(中央環球百貨 ЦУМ 則是禮物),代表蘇聯強盛象徵的太空符號吊飾從地平線朝常青針葉頂端升空。在克里姆林宮前石板路的正中央租一組刀鞋,就能在滑冰環上天使飛翔。怕跌倒的請不要擔心,快點跟上發條音樂盒的雙層旋轉木馬。逛完新年市集不急著離去,留在廣場上倒數,聽普丁演講,抬頭看一看今年最後的煙花。


如果是怕凍的宅派,在家慶祝絕對是正確的選擇。12 月的最後一天,家庭在夜裡大團圓,準備享用豐盛的晚餐。斯拉夫的除夕夜由兩道沙拉開場:奧利維耶沙拉 Оливье 是眾人期盼的年菜之王;享用披著毛外套的鯡魚 Селёдка под шубой 體驗埋藏在甜菜美乃滋底下的驚喜。昂貴的魚子醬不屬於家常菜,新年時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些,因為俄國人相信,此時吃得富貴會帶來好運一整年。雜肉凍 Холодец 並非傳統節日佳餚,但因做工繁複,就成了許多家庭過年時餐桌上的重頭戲。


吃太飽暫停一下,先來看賀歲片吧。一年中的最後幾小時,《Irony of Fate 命運的捉弄》讓全國抱著電視機。沒錯!從 1976 年起,同一部影片陪俄國人從停滯時代走入 21 世紀。在澡堂喝醉的男子,搭錯機飛到列寧格勒,回家時他走進正確的門牌,錯誤的城市,背景諷刺如出一轍的蘇聯公寓,竟促成一段浪漫遭遇。
元旦早餐桌再擺上第二輪新年沙拉,中午則是昨晚吃不下的蘋果鴨。來不及的懶惰鬼晚點再烤,一月七日才是東正教的聖誕節。負責發禮物的是和西洋聖誕老公公長得像雙胞胎的霜爺爺 Дед Мороз,頭戴圓帽腳踩毛氈鞋,身穿藍色紅色或白色長袍。孫女雪姑娘 Снегурочка 是好幫手,他們乘坐三匹馬雪橇 Тройка(莫斯科交通卡以此命名),把禮物放在新年樹下。相較於聖誕老人的宗教色彩,霜爺爺的典故來自民間神話。在新年前夕,他會獎勵一整年來表現乖乖的小朋友。家裡沒有煙囪也沒關係,老爺爺會直接走進來,別擔心!好像還滿融入現代人的居住環境呢。●

田家綾 臺大社會系 × UCLA 建築所。當過日本 OL,熱愛都市觀察,討厭滿員電車。現居莫斯科,偶爾也在東京都和臺北城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