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1 Let’s have Hot Pot, My Friend!
臺灣火鍋地圖
編輯部嚴選火鍋食材二十種
文 張妤瑄 插畫 犬丸、王子瑄
臺灣人一年四季都愛吃火鍋,這些充滿地方感的火鍋你吃過嗎?
【基隆-蛋腸】

煮後短短的兩端炸出像是馬卡龍,外皮腸衣微脆,吸飽湯汁的鴨蛋液內餡軟綿,是基隆必嚐的美味。
【基隆-魚餃】

基隆火鍋的標配,富含豬肉與魚肉鮮香味,還有些加入花枝、香菇等海陸調味,彈性十足、不用沾醬就很涮嘴。
【臺北-蛋餃】

農曆年前常被搶購一空的蛋餃,長得好似金元寶,內餡填入黑豬肉為主角,蛋香四溢且吃得到豬肉鮮甜。
【臺北-麻吉燒】

又被誤認為湯圓?芝麻花生是常見內餡,外皮軟糯又香甜,一口咬下濃郁又療癒,煮太久小心變湯底。
【新竹-貢丸】

傳統製作貢丸需費工捶打而又稱「摃丸」。新竹的貢丸,就像是品質保證一般,香 Q 彈牙又多汁,還吃得到肉末香
【臺中-香菇】

日夜溫差大的新社是天然的菇菇栽培場,盛產各種菇類,品質優良外型齊一,不僅養生更是排便聖品。
【臺中-芋頭】

許多人喜愛芋頭的香氣和綿密口感,但芋頭該不該加進火鍋裡這題仍沒有標準答案,建議下鍋前先問問同桌夥伴。
【彰化-蟳味棒】

吃不起、懶得剝螃蟹時的心靈慰藉,絲絲肉質鮮甜美味,口感細嫩扎實,暖呼呼吃下肚只想說「幸せ∼」。(但拆不拆塑套仍是千古難題)
【雲林-豆皮】

拜濁水溪的石灰水質之賜,讓雲林成了豆皮之鄉。手絹大小的豆皮保留黃豆的香氣與營養,口感 Q 彈香滑。
【雲林-豬血糕】

傳承四十多年的北港米血糕,完整展現稻米香氣,更巧妙融合彈牙的口感,是薑母鴨、羊肉爐必備食材。
【嘉義-炸蛋酥】

汕頭火鍋、沙鍋魚頭的固定班底,得要真功夫才炸得出的傳統滋味,根根分明、絲絲酥鬆,滿口蛋香又不油膩。
【臺南-魚冊】

臺南特有的魚冊,用魚漿做外皮,包捲著清脆的芹菜與碎肉,層次豐富、口感鮮甜,樣貌像是古書卷而稱「冊」。
【臺南-刀削麵】

又名柳仔麵、當地人慣稱大麵,麵體經南部的大太陽曝曬,Q 彈不易爛,價錢實惠,紅字包裝是招牌。
【高雄-蛋丸】

用黑皮旗魚揉輾而出的漿體,包入切成舟狀的水煮蛋,表皮炸脆內裡柔軟,鮮甜海味與滑嫩鮮蛋帶來多層次口感。
【屏東-花枝丸】

混合鮮美魚漿與花枝漿,再加入胡椒提味,包裹一塊塊真正的花枝肉餡,吃得到 Q 彈丸體及花枝本體。
【宜蘭-三星蔥魚丸】

拌入三星蔥、黑鯊魚漿與黑豬肉製作的包餡魚丸,大口咬下厚實 Q 彈、汁多味濃,富含濃郁青蔥香氣。
【花蓮-金針花】

五月節前後盛放的金針花,除了作為花海欣賞,入菜更有護眼、降血壓的功效,但要避免生食吃下毒素。
【花蓮-鹽滷豆腐】

以富里鄉特有泥火山水作為天然鹽滷,製作出的古早味豆腐,和一般滑嫩的豆腐不同,質地扎實、豆香味充足。
【臺東-雞捲】

沒有雞肉的雞卷,其實是來自臺語諧音的「加卷」,豬網油包覆豬前腿肉,捲入荸薺、洋蔥、青蔥,風味扎實又鮮甜。
【臺東-野菜】

在山林間奔放生長的野菜,五花八門、色彩繽紛,也許不如菜園中整齊劃一的美,卻都是都市中難能嚐得到的滋味。
┈┈┈┈┈┈┈┈┈┈┈┈┈┈┈┈┈┈┈┈┈┈┈
Cover story 121 Let’s have Hot Pot, My Friend!